高考改革:綜合素質測評遇尷尬(5)
高校改革有待提速
2015年2月28日,浙江公布了2017年在浙招生高校的選考科目范圍,涉及1368所高校,2.37萬個專業。但是文東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高校反映高考改革“離我們還很遠”。
上述熟悉試點情況的教育界專家則指出,高校對試點方案認識存在差異,對于招生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舉措沒有跟進。如在浙江方案中,對于按專業平行投檔錄取方式可能帶來的錄取分數“無底線”、學生轉專業、基礎性專業保護等問題缺乏有效應對舉措。
另一方面,高校的專業和學科建設與改革明顯滯后于高考改革。用高考改革來“倒逼”高校進行改革,尚有很長距離。此外,打通各級各類教育和人才成長的立交橋尚未建立,重普教,輕職教的觀念廣泛存在。
不過,對于一些冷門專業來說,“這將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時期。”文東茅指出,失去了“服從調劑”的保護,一些冷門專業普遍焦慮,擔心將無法招到學生,使得專業不復存在。故此,浙江很多高校已經主動“走出去”招生。文東茅在調研中發現,浙江的許多高校“已經感到非常緊迫,他們的壓力甚至大過高中”。
上海方案決定從2016年起合并本科、二批招生,并“探索學生多次選擇、被多所高等學校錄取的可行性”。浙江方案將實行“專業+學校”的志愿填報方式,錄取不分批次、分大類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
此模式下,考生擁有多選擇權,高校及學科專業的質量和特色可能取代“高校名氣”而成為考生入學選擇的主要因素。試點方案將推動大學一年級不分專業,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和專業定向的教學改革。也有望形成大學內部各個學科專業“爭搶大一新生”的局面。
文東茅指出,如何培養出創新型、個性化的人才,是這一輪培養模式改革的主題。“與其說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如說是‘全身動’。”文東茅說,只有學生、教師、高中和高校都“動起來”,才能真正促進教育制度變革。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