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成績納入高考 各方看點不一(4)
評價困難帶來政策搖擺
從體育的“慘淡經營”到“香餑餑”到“再度冷落”,學校體育像坐了一次過山車。而對于高考體育測試成績不計入高考總分,山東省教育部門給出的解釋是,體育測試比較復雜,受氣候、場地、裁判尺度的掌握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全省50多萬考生不可能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測試,也就是測試的精準程度不好把握,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現行高考的公平性;另外體育測試成績本身與文化考試成績分值也不等價。綜合以上情況考慮,體育測試成績會記入考生電子檔案,但是不納入總分。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獲悉,2013年山東省高考體育仍然實行只考不算分的做法,2014年后體育課將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
對于體育進高考的政策,山東省實驗中學體育組高三年級備課組長高錫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體育進高考有利有弊。一旦體育作為必考項目,學生可能會放棄自己喜歡的運動,去“應付”那些必考項目,久而久之會對這種應試鍛煉產生厭煩的情緒。但另一方面,這能引起學生、家長、學校足夠的重視,在百忙之余為鍛煉身體留出時間。即使就算是應試手段,也會讓坐在教室里的學生主動走到操場上,自愿參加鍛煉,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能讓學生們動起來,應試這種手段也不錯”。
政策創新撬動鍛煉熱情
體育分數納入高考雖然沒有在山東實施,但是不少學校經歷了這次嘗試以后嘗到鍛煉身體的甜頭。山東省壽光市第五中學體育教師楊正偉說,以往的高三學生,是身不到操場、口不談體育的,幾乎是“一心只讀圣賢書”,而在那段時間,體育課上學生是“玩了命”地練習體育,每天保證一定的鍛煉時間,學生們生病的少了,請假的少了,并沒出現之前擔心的影響學習的問題,反而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不少學校仍是堅持自己的鍛煉計劃,沒有必須的應試任務,學生們上體育課的熱情也提高了。高錫斌說,在山東省實驗中學,體育課開展的相當規范。每個學生上體育課算考勤,如有三次曠課情況最終體育考試沒有成績,這包括即將高考的備戰生。除了每周規定的兩節體育課外,學校還有大課間、自由活動時間,另外學校還經常組織各類體育比賽,基本能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在山東煙臺,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活動也并沒有減少。目前,各學校均制定了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實施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狠抓落實。活動時間還被列入了學校課表,高中每周2課時。同時,在全市中小學校全面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各學校在舉辦好春秋兩季體育運動會、各項專項體育比賽、冬季長跑活動的基礎上,舉辦校園陽光體育節,使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中去。
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推行“體育納入高考”,在高考中增加體育測試的內容,初衷是推動學校體育開展,促進體育教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但是,體育進高考是一次大規模的體育測試,如果不能確保公平公正,分數如果把關不嚴,對考生的影響太大。省城一些高中體育老師也認為,體育測試計入總分,無論從誠信環境上,還是從有些農村學校教學條件上,條件都還不夠成熟,讓學生從教室里走出來,從沉重的學業負擔中解脫出來,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去從事體育鍛煉,這才是根本。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