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時代”:怎么過?(7)
學生家長:
原來一直想帶孩子去旅游,趁現在有這個機會,這里比較優惠,所以來這里報名。
解說:
除了旅游不少學生也選擇了學車,來打發自己漫長的暑期。山東淄博的馬玉瑩就是一個,利用暑期拿到駕照是她給自己高考后定下的第一個目標。
淄博考生馬玉瑩:
我是認為假期沒大有事做,這個假期又這么空閑,我就想著既然是一門技術,就來學習一下。反正以后學也是學,現在學也是學,早學我覺得對自己以后發展會比較好。
解說:
而除了學車、旅游,還有些畢業生會關注自己的面子,在南京就有美容院打出了"贏在起跑線"上的廣告,為暑期學生提供諸如去痘、隆鼻等特價美容項目,不知道生意怎么樣?當然有人花錢也有學生計劃假期打工掙錢。
今天當我們關注著考生們這個漫長的假期卻也發現,我們很難找到一些專門針對高三畢業生的集體性社會活動,記者今天也采訪了共青團中央,他們說目前在全國層面上并沒有針對高三畢業生的集體性活動可供選擇,那么學生們畢業的高中又是否會有所準備呢?
華南師范大學附中教學處工作人員:
沒有,沒有。
記者:
以前有沒有組織過?
工作人員:
各個班弄的吧。
記者:
各個班有畢業旅行是吧?
工作人員:
嗯。
記者:
從學校這個層面上是從來沒組織過任何活動的是吧?
工作人員:
這個你要問領導,據我所知是沒有。
解說:
讓我們再來看看內地之外其他地方的考生們,高考之后的假期生活會有怎樣的規劃?相關組織和社團又是否能夠提供相關的選擇?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大三學生葉宏豐:
由一些香港的青年組織非政府NGO組織舉辦的一些活動,大概是到一些內地的城市,去做一些文化或者學術的交流。
解說:
除了交流團,也有青年組織會提供給學生們去社區中心當義工,探訪家庭、當免費教師的機會。
記者:
據你所知參加交流團的你身邊的同學多嗎?
葉宏豐:
不多,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去打工,去賺錢。因為上大學的時候或者以后的日子也有很多的這類的機會,不一定在這個假期去交流團。
解說:
體系的完備,讓香港的學生們隨時都可以參與到社會組織舉辦的各類集體活動中,而在美國高中畢業生們選擇的社會類活動大多是去社區做義工,學校也會提供一些課程,教他們如何保證收支平衡,怎么管理自己的錢?以及其他的獨立生活的技能。大學也將給新生提供一個提前適應學校的機會。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