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志愿填報150問(8)
四、志愿填報
99問:高考填報志愿有哪些常見的失誤?
答:高考填報志愿常見的失誤有以下幾種:(1)預測校線不準或對自己的成績猜估不準導致落選。由于所填報學校的調檔線太高,考生成績達不到調檔線,各志愿都落空,沒有機會參與投檔而落選;(2)填報志愿過少落選。填報的志愿太少,如只填報一個院校志愿,填報院校落選后,再沒有機會參與其他院校錄取了;(3)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落選。部分分數較高的考生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而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檔案投到了學校,但高校無法滿足其填報的專業志愿,被退檔;(4)填報了因身體條件高校不予錄取的專業;(5)相關科目成績低。高考成績達到了學校的調檔線,但由于某一門單科成績太低,或者與填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沒有達到學校要求,學校不予錄取。此外,還有因檔案內容不全、不真實等原因而落選的。從某種角度上說,錄取期間被退檔的各種情況,高校將其稱之為退檔的主要理由;而對于考生來說,幾乎全都屬于志愿填報失誤。
100問:報志愿常見的不理智現象有哪些?
答:報考體檢受限專業;不恰當的放棄外地院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家長、老師一手包辦;一門心思奔名校;不了解院校屬性與專業的特殊要求;不恰當的不服從調劑;不知道在何地、何處(是否校本部)上學;既不知院校志愿分數級差,也不知報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條件,再加上志愿沒有梯度。這些都是切記要避免的。
101問:為什么不能盲目和隨意填報志愿?
答:考生盲目和隨意填報志愿,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考生隨意填報了與自身條件相距甚遠、不可能被錄取的學校,浪費了一次有可能被其他學校錄取的機會;(2)考生盲目填報了自己不想就讀的學校或專業,錄取后既不能退檔,又不能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如果不到學校報到,不僅浪費了學校一個招生計劃,而且還影響了其他考生的錄取。(3)考生隨意填報了高收費的學校或專業,被錄取后,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好,難以承擔高昂學費,想再進收費較低的學校或專業又不可能,會影響自己繼續學習和深造。(4)考生盲目填報了因身體條件不予錄取的院校或專業,不可能被錄取,即使錄取了,進校查出后也會按學校的學籍管理規定處理。(5)考生盲目填報了自己不熟悉的院校,對學校情況不了解,入學后大失所望,無心學習,不僅浪費了時間、金錢和精力,還耽誤了自己的發展。
102問:如何避免無效志愿和錯填志愿?
答:要避免填報無效志愿和錯填志愿,除了要認真了解當地當年填報志愿的規定和要求,了解填報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根據當地招辦公布的當年的招生計劃填報志愿外,考生還要充分利用校對簽字的機會,發現和糾正無效志愿和錯誤志愿。如果填報了無效志愿,打印志愿表上一般會提示某一志愿是“無效志愿”,一定要弄清楚出現無效志愿的原因,及時修改更正。有些錯誤志愿,如科類填報錯誤、招生范圍和招生對象填報錯誤等,可能不會出現“無效志愿”的提示,所以考生對校對志愿表一定不能馬虎應付,一定要高度重視,反復仔細核對。
103問:第一志愿為什么是順利錄取的關鍵?
答:從投檔規則來看,第一志愿優先于第二志愿投檔,也就是說,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經完成了招生計劃的學校,就一般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才會錄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數級差錄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當別論。從每年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來看,第一志愿的錄取率較高。如湖北省近兩年各批次錄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數占全部錄取總人數的60%左右,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錄取率更高,達到了80%以上。大部分一本院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不需要錄取第二志愿考生。例如,一個高考成績達到了一本線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錄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沒填好,沒有被第一志愿錄取,就很有可能落選到二本院校。
從招生院校情況來看,都希望錄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從劃線情況來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各批次線上的考生人數應大于招生計劃數,這樣,肯定會有部分批次線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選到下一個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報是否合理、恰當,往往決定考生能否被順利錄取。當然,慎重選擇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的填報。考生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認真對待每一批次的每一個院校志愿。
104問:怎樣有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
答:有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通常是以地域為目標方向的快選或者是以學校為目
標方向的快選或者是以專業為目標方向的快選。當然,也可以將上述兩種或三種結合在一起進行快速篩選學校。
105問:什么是快速篩選學校的簡便方法?
答:除了以上介紹的有目標方向和無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的方法外,還有一個
更簡便的方法。許多考生除了對極個別的學校有所了解外,對大多數學校都不甚了了;可考生家長就不同了,他們對許多學校都有所了解。于是,他們可以根據這點“譜”、憑著自己和孩子的“意向”,先選出20~30所學校。然后,再按照“海選”學校的技巧,先后分別用三差法、招章法進行篩選。
106問:填報非第一志愿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07問:報志愿選擇專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除了憑感覺、憑印象、憑現有對高校及專業的了解外,還必須詳細了解欲報考專業的實質性內涵、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主干學科、主要課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就業與升學以及研究領域、師資隊伍、科研特色等等。總之,了解專業內涵是基礎,掌握專業的歷史錄取資料是重要的依據,正確分析預測當年的校線和專業線是關鍵。
108問:怎樣處理考生志趣與競爭力的關系?
請看《2010高考志愿填報勝經》之快速入門篇。
109問:什么是我國高考招生的優惠照顧政策?
答:我國高考招生的優惠照顧政策實際就是符合教育部相關規定的若干類考生,可以享受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或“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簡言之,加分數投檔和降分投檔。
110問:什么是加分投檔?
答:加分投檔就是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的簡化。舉例來說就是有某位考生高考成績總分535分,可他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加20分投檔的條件,于是,省級招生辦就可以555分的招投總分向這位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檔。需要強調的只是在投檔時加分,僅此而已;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根據國家的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
111問:什么是降分投檔?
答:由教育部 “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 規定的簡化而來就是降分投檔。
那么“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又如何理解?其直接意思就是具有降分投檔資格的考生,其高考總分在高校調檔分數線之下時,可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如某位可降20分投檔的考生高考總分535分,第一志愿報考某高等學校的調檔分數線為550分,由于該生可降20分投檔,因此該校的調檔分數線對該生而言就可由550分降為530分,那么省市區招辦據此情況(規定)就可將該生向其所報的第一志愿高校投檔。可對于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以上又具有降分投檔資格的考生,由于考分較高不需要通過投檔降分,就可以直接向其所報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檔,這樣一來,教育部的規定對這部分高分考生,是不是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呢?也不盡然。各地在實際執行中基本上采取一致對待、合情合理、略有變通的做法;這也可能是許多高校對降分投檔“不屑一顧”、束之高閣的原因吧!但如何在實際操作中執行“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的降分投檔,各地可能有所不同。
112問:為什么加分投檔不等于“加分”?
答: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加分投檔就是省級招生辦在投檔時加分。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根據國家的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很顯然,“加分”就是既可以在省級招辦投檔時加分,到了學校專業錄取時還可以加分。二者有明顯的不同、不能混淆。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