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貨物貿易具體協議 (2004年外銷員試題) 當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貨物貿易協議某一條款的規定與《1994年關貿總協定》的某一規定發生沖突時,在沖突涉及的具體范圍內,后者的規定具有優先效力。(否) (一)農業協議 《農業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對農業政策三個領域的規定:市場準入、國內支持和出口補貼。 1. 市場準入 《農業協議》規定通過將非關稅措施關稅化并禁止使用新的非關稅壁壘,關稅減讓承諾,最低市場準入,以及建立特殊保障機制等措施促進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實現。協議規定,從1995年開始分年度實施,發達成員實施期6年,發展中成員為10年。具體規定主要是:非關稅措施的關稅化、約束關稅并進行減讓、以關稅配額的方式承諾現行準入和最低準入量、建立特殊保障機制。 2.國內支持減讓承諾 國內支持是指有利于農產品生產者的國內支持措施。為消除許多成員的國內農產品支持政策對農產品市場產生不利影響,協議對不同的國內支持措施進行分類處理,區別對待。 (1)需要減讓承諾的國內支持政策。那些對生產和貿易產生扭曲作用的國內支持政策,稱為“黃箱政策”。 (2)需要約束的國內支持政策。在“黃箱政策”中,如果某些條件得到滿足,不需要削減,但要約束,如:“藍箱政策”、微量支持政策、發展中成員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多選) 1. 在“黃箱政策”中需要約束的國內支持政策包括: A.“藍箱政策” B.“綠箱政策” C.微量支持政策 D.發展中成員的特殊待遇 E.對貿易產生扭曲作業的政策 答案:ACD (3)不需要減讓承諾的國內支持政策。對貿易影響最小的措施,被稱為“綠箱政策”。 3.出口補貼 在出口記者承諾方面,協議規定,在數量上和金額上對出口補貼進行了削減。農產品的出口補貼屬于被禁止使用的,已實施的要進行削減;出口補貼減讓以具體產品為基礎的數量及價值削減為減讓承諾方式。 (二)紡織品和服裝協議 (三)信息技術產品協議 《信息技術產品協議》是世貿組織成立后新達成的協議。該協議由世貿組織成員和申請加入國或單獨關稅區自愿參加。該協議只是一個關稅削減機制,雖然協議也規定要審議非關稅壁壘,但不需要做出約束承諾。一些發展中國家可以將其減稅實施期延至2005年1月1日。成為協議參加方,必須遵守四條原則:承諾必須涵蓋協議所列全部產品;所有產品必須削減至零關稅;其他稅費必須約束在零;參加方削減關稅及其他稅費的措施并入《1994年關貿總協定》所附各自減讓表中。 |
熱門資料下載: |
國際商務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理論與實務貨物貿易多邊協議資料一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理論與實務貨物貿易多邊協議資料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