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同等學力申碩工商管理真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C 2. B 3. C 4. B 5.C 6. B 7. B 8. D 9. A 10. B
二、多項選擇題
11. A、B 12. A、B、D 13. A、B、E 14. A、B、D
三、名詞解釋
1. 正式組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有意識地加以協調的行為或力的系統。正式組織有三個基本要素:協作意愿、共同目標和信息溝通。
2. 并購戰略:合并——同等企業之間的重新組合,新建立的企業常常使用新的名稱并購戰 略;收購——一個企業,收購者,收購和吸納了被收購者的業務。
3. 大市場營銷:是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要運用政治力量和公共關系,打破國際或國內市場上的貿易壁壘,為企業的市場營銷開辟道路。大市場營銷包括一般市場營銷組合(4P)外,還包括另外兩個P:權力和公共關系。
4. 凈現值:是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后的凈現金流量,按資本成本或企業要求達到的報酬率折算為現值,減去初始投資以后的余額。
四、簡答題
1.簡答制度化管理的優越性。
與傳統的以非正式權威為主進行的管理相比,制度化管理更具優越性:
(1)個人與權力相分離。制度化管理擺脫了傳統管理的隨機、易變、主觀、偏見的影響,具有比傳統管理優越得多的精確性、連續性、可靠性和穩定性。
(2)理性精神與合理化精神的體現。是理性分析研究制定制度的基礎,并給每項工作確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確的職權和責任,從而使組織運轉和個人行為盡可能少地依賴個人。
(3)現代大型企業組織由于規模大,內部分工細,層次多,更需要高度的統一,需要有準確、連續、穩定的秩序來保證各機構之間的協調一致,從不同的側面保證企業經營目的的實現。顯然,制度化管理也并非十全十美,它缺乏人性。但它與傳統管理方式相比要優越得多,先進得多。現代企業組織的生命力,就是通過制度化管理維持的。
2.簡述消費者決策的過程。
在復雜購買行為中,購買者的購買決策過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評價方案、決定購買和買后行為五個階段構成。
(1)引起需要。購買者的需要往往由兩種刺激引起,即內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2)收集信息。一般來講,引起的需要不是馬上就能滿足的,消費者需要尋找某些信息。
(3)評價方案。消費者對產品的判斷大都是建立在自覺和理性基礎之上的。
(4)決定購買。評價行為會使消費者對可供選擇的品牌形成某種偏好,從而形成購買意圖,進而購買所偏好的品牌。
(5)購后行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后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滿意感和不滿意感,進而采取一些使市場營銷人員感興趣的買后行為。市場營銷人員應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購買者買后不滿意的程度。過去的品牌選擇對于未來品牌偏好起強化作用。
3.簡述平衡計分卡的局限性。
平衡計分卡并不能在以下兩個重要方面發揮推動企業進步的作用:
(1)它不適用于戰略制定。卡普蘭和諾頓特別指出,運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是,企業應當已經確立了一致認同的戰略。
(2)并非是流程改進的方法。類似于體育運動計分卡,平衡計分卡并不告訴你如何去做,它只是以定量的方式告訴你做得怎樣。
4.簡述股利分配政策。
我國實施股利分配政策有以下幾種:
(1)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保證公司最佳資本結構的前提下,稅后利潤首先用來滿足公司投資的需求,有剩余時才用于股利分配的股利政策。當公司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時,可以少分配甚至不分配股利,而將稅后利潤用于公司再投資。這是一種投資優先的股利政策。
(2)固定股利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是指每年發放固定的股利或者每年增加固定數量的股利。
(3)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是指每年從凈利潤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率發放股利。
(4)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是指每期都支付穩定的但相對較低的股利額,當公司盈利較多時,再根據實際情況發放額外股利。
五、論述題
1.試述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
一般而言,一個卓有成效的企業領導者應具備如下素質:
(1)品德高尚。領導者要公正無私,襟懷坦蕩,富于犧牲精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個性完善。領導者應性格開朗,豁達大度,意志堅強,自信,有自知之明,對事物具有廣泛的興趣和熱情。
(3)富于進取心和創新意識。領導者通常有較強的事業心和成就需要,希望通過事業的成功體現自身的價值,有魄力和獨創精神,勇于積極開拓新的活動領域。
(4)博學多識。領導者應具有較完備的知識結構,不僅通曉與企業領導工作有關的現代管理科學知識,同時精通與本部門業務活動性質有關的專業知識。
(5)多謀善斷。決策是領導的主要職能之一。企業領導者應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多種解決方案,并從中進行優選決策;要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隨機應變地進行跟蹤決策和適時處理。
(6)知人善任。領導的核心是用人。有效的領導者應當善于觀察人,了解人,用人之長,唯才是舉,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潛力和積極性。
(7)溝通協調能力強。現代企業領導者應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善于與下屬及外部公眾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能夠調節各種復雜矛盾,促進企業內外關系的協調發展。 除上述基本素質外,企業領導者還應具備一定的領導風格。領導風格是領導者個性氣質、性格、能力、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及行為習慣的綜合體現。因而也是領導者獲取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
2.試述影響分銷渠道設計的因素。
有效的渠道設計,應以確定企業所要達到的市場為起點。從原則上講,目標市場的選擇并不是渠道設計的問題。然而,事實上,市場選擇與渠道選擇是相互依存的。有利的市場加上有利的渠道,才可能使企業獲得利潤。渠道設計問題的中心環節,是確定到達目標市場的最佳途徑。而影響渠道設計的主要因素有:
(1)客特性。渠道設計深受顧客人數、地理分布、購買頻率、平均購買數量以及對不同市場營銷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響。
(2)品特性。產品特性也影響渠道選擇。易腐壞的產品為了避免拖延及重復處理增加腐壞的風險,通常需要直接市場營銷。
(3)中間商特性。設計渠道時,還必須考慮執行不同任務的市場營銷中間機構的優缺點。
(4)競爭特性。生產者的渠道設計還受到競爭者所使用的渠道的影響,因為某些行業的生產者希望在與競爭者相同或相近的經銷處與競爭者的產品抗衡。
(5)企業特性。企業的總體規模決定了其市場范圍、較大客戶的規模以及強制中間商合作的能力。
(6)環境特性。渠道設計還要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當經濟蕭條時,生產者都希望采用能使最后顧客以廉價購買的方式將其產品送到市場。
以上六種因素共同構成影響分銷渠道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六、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1. 結合案例,討論實現低成本領先戰略的條件。
低成本領先戰略的基本實施條件是:比競爭對手實現了更低的成本價格;能持續降低成本。
2. 結合案例,說明取得成本優勢的方法。
取得成本優勢的方法:比競爭對手更有效地運作價值鏈的活動;從生產上控制成本實現規模經濟;避免規模不經濟;實現學習和經驗曲線效應;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采取適當的方式運作。
案例二:
1. 測算兩種籌資方案下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及其每股收益。
甲方案:總股本1000萬股
債券發行利息=650萬元
乙方案:總股本1000+800=1800萬股
股票發行利息=350萬元
依據公式:[(普通股息稅前利潤-股票發行利息)*(1-所得稅率)]/普通股數量=[(債券息稅前利潤-債券發行利息)*(1-所得稅率)]/債券數量
結合本體數據,得出以下:
(EBIT-650)*(1-25%)/1000=(EBIT-350)*(1-25%)/1800
求得:EBIT=0.75(萬元)
甲方案每股盈余=[1200-650-(1200-650)*25%]/1000=0.41元
乙方案每股盈余=[1200-350-(1200-350)*25%]/1800=0.35元
2.運用每股收益分析法,該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案?并測算該籌資方案下2011 年預計每股收益。
甲方案每股盈余=[1500-650-(1500-650)*25%]/1000=1.13元
乙方案每股盈余=[1500-350-(1500-350)*25%]/1800=0.48元
由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普通股融資的EPS為0.48,采用債券融資的EPS為1.13,故采用債券融資比較有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統考將于5月19日舉行,我們將于考后發布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真題及答案解析。以下為2018年同等學力申碩各科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