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參考答案
一、不定項選擇
1. 【答案】B
【解析】關于責任的規則都是保護性規則,而非調整性規則, 故A 不選;合伙人連帶責任是強行的,而不是任意的,故B當選;責任如何承擔非常明確具體,不允許執法人員根據情況自由裁量,是確定性規則,故C 不選;不存在委任某個國家機關加以規定的問題,故不是委任性規則,D 不選。
2. 【答案】BCD
【解析】法律屬于上層建筑,經濟屬于基礎。經濟關系由生產力決定,而不
應由法律創制,故A 不當選;法律如果確認合理的經濟關系則能促進經濟的發
展,故B當選。法律是規范人的行為的(包括規范經濟行為),保障社會秩序
的(包括正常的經濟秩序),故CD 當選。
3. 【答案】C
【解析】按照法律的適用范圍不同,可以把法律分為一般法和特別法。故應選C。
4. 【答案】BD
【解析】早期資本主義(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所有權自由、契約自由,形式平等,實質不平等;現代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強調實質平等,產權保護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強調社會公益利益。故BD 當選,AC不選。
5. 【答案】BC
【解析】法律推理包括形式推理(又稱分析推理)和實質推理(又稱辯證推理)。形式推理只強調思維形式符合形式邏輯要求,包括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故BC 當選。辯證推理側重于對法律規范或案件事實的實質內容進行價值評論,而不拘泥于形式上合乎邏輯,類比推理本于相似的事情相似處理的道理,而不拘泥于合乎形式邏輯思維,其在本質上屬于辯證推理,故AD 不選。
6. 【答案】ABCD
【解析】西周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故應全選。
7. 【答案】ABCD
【解析】唐代刑罰原則中有:區分公私罪的原則、共同犯罪處罰原則、自首原則、類推原則、老幼廢疾減刑原則、累犯加重原則、合并論罪原則。
8. 【答案】ACD
【解析】明清代的中央司法主審機關都改為刑部,之前的朝代多為大理寺,故依題意(注意反向選擇)A 當選,B 不當選。清末1906 年才改刑部為法部,法部主管司法行政事務,而不是主審機關,故C 當選。清末改大理寺為大理院,雖為主審機關,但不是整個清代主體的司法主審機關,故D 當選。
9. 【答案】A
【解析】屬于《大清現行刑律》附文有《禁煙條例》和《秋審條例》,故A當選,其他選項不當選。
10.【答案】BD
【解析】秋審是清代最重要的死刑復核制度,而死刑包括立決(斬立決和絞立決)和監候(斬監侯和絞監候),后者才需要經過復核程序,故BD 當選。充軍和發遣不是死刑,不是秋審的適用對象,故AC 不當選。
11.【答案】ABCD
【解析】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自行處理有關對外事務的權力、高度自治的其他方面。因此,ABCD 應當全選。
12.【答案】ABC
【解析】憲法第35 條規定的六大自由,包括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故應選ABC。我國現行憲法未規定遷徙的自由,但1954 年憲法規定了,故D 不選。
13.【答案】BCD
【解析】修改憲法是全國人大的職權,故A 不選。BCD 都是全國人大的職權,故都當選。
14.【答案】ACD
【解析】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組成人員包括:總理、副總理若干人、國務委員若干人和秘書長組成。故ACD 當選。
15.【答案】ABC
【解析】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包括軍委主席、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組成,不設秘書長。故ABC 當選,D 不當選。
16.【答案】D
【解析】我國刑法采用的溯及力原則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故D 當選。
17.【答案】ABD
【解析】我國刑法第49 條規定,犯罪時不滿18 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了“審判時(不是犯罪時)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故ABD 當選,C 不當選。
18.【答案】ABCD
【解析】刑法上的事實認識錯誤,通常表現為A. 客體錯誤;B. 對象錯誤;C.行為認識錯誤;D. 因果關系錯誤。故全選。
19.【答案】B
【解析】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式劫取公私財產的行為。其中的“其他方式”包括將人用酒精、藥物等方法使人失去知覺,在他人在不知反抗、不能反抗情況下劫取財產,故應選B。
20.【答案】BCD
【解析】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1)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2)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3)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故BCD 當選。用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材料使他人追訴、裁判的行為,可能成立偽證罪,而不是徇私枉法罪,故A 不選。
21.【答案】B
【解析】無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包括兩類,一類是不滿10 周歲的未成年人;另一類是不能辨認其行為的精神病人(包括癡呆人)。因此B 當選。已滿10 周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故未成年人不一定是無行為能力人,A 不當選。不能完全辨認其行為的癡呆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故C 不當選。成年人若被宣告死亡,而在另一個地方還活著,則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即行為能力不受影響,故D 不當選。
22.【答案】A
【解析】我國法律規定的法人的有限責任,是指法人以其全部財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故A 的表述正確,BC 的表述不正確;而法人的出資人即股東,則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可能是分期出資,或者實際出資不夠,但仍然應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法人的債務承擔責任,故D 的表述也不正確。
23.【答案】ABCD
【解析】民事法律行為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視聽資料的形式,也可以是推定行為和默示的形式。手機短信屬于電子文檔表現的文字形式,是書面形式;錄音屬于視聽資料;默認是推定或沉默的形式;公證,是特殊的書面形式,故應全選。
24.【答案】D
【解析】受欺詐而為民事行為、受脅迫所為民事行為、被乘人之危所為的民事行為,都是可撤銷、可變更的民事行為(受欺詐、脅迫損害國家利益的為無效民事行為),故ABC 都不選。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方式損害國家利益的民事行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行為,以及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都是無效民事行為,故D 當選。
25.【答案】ABD
【解析】法定代理是指不需要委托,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即有權代理被代理人進行民事活動的代理。父母、村委會作為監護人,分別依法直接代理未成年子女和本村孤寡精神病人進行民事行為,都不存在委托,是法定代理,故AD當選。工會直接依《工會法》代理會員簽訂集體勞動合同,不需要基于會員的委托,也是直接代理,故B當選。法定代表人是代表而不是代理企業法人進行民事活動,故C 不當選。
二、名詞解釋
1. 【答案】法律責任是由于責任主體違反法定或約定的義務而必須承擔的具有直接強制性的特定義務。
2. 【答案】墨刑,又稱黥刑,是我國西周以前的奴隸制五刑之一,是在罪犯的面部或額頭剌字,并染上墨的一種恥辱刑。
3. 【答案】單一制是一種國家結構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獨立主權的一般行政區域單位組成統一主權國家的制度,和復合制相對。
4. 【答案】危險駕駛罪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
5. 【答案】禁止濫用權利原則是一項協調個人利益與他人、社會公共利益的法律原則,即民事權利之行使,不得超過其正當界限,超過即構成權利濫用,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簡答題
1. 【答案】在法學上,自由表現了人與法律的關系,自由是法律上的權利。自由意味著做法律允許的行為,并使自由不超出法律的界限。法律確認和保障自由應當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主體最大限度的廣泛的彼此相容的平等自由原則。第二,法律對主體自由一般不干預原則。第三,法律也做有合理限度的積極干預原則。第四,公共利益干預原則。即當個人利益的行使妨害甚至侵害了公共利益,可以因為公共利益的的緣故對個人自由進行干預并施加相應的限制。
2. 【答案】本次修律雖然是被動的立法活動,存在缺陷和局限,但客觀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清末修律導致沿習幾千年的中華法系走向解體。“諸法合體”被拋棄,“依倫理而輕重其刑”的特點受到沖擊。
第二,清末變法修律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通過清末大規模的立法,參照西方資產階級法律體系和法律原則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體制,對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第三,清末變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
第四,清末變法修律在客觀上推動了社會進步,有助于推動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
發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3. 【答案】人大代表享有下列權利:(1)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參加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2)依法聯名提出議案、質詢案、罷免案等;(3)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四)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選舉;(5)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表決;(6)獲得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所需的信息和各項保障(人身特別保護、言論免責保障、物質經濟保障);(7)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四、論述題
1. 【答案】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內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我國將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別累犯,其構成要件不同。普通累犯構成的條件有:(1)主體條件,要求必須滿18 周歲。不滿18 周歲的人不成立累犯。(2)主觀條件。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3)罪行條件。前罪后罪所判處的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4)時間條件。后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 年內。特殊累犯構成條件是:1)前罪和后罪均是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的一種。(2)前罪所判刑罰和后罪所判刑罰的輕重不受限制。(3)前罪和后罪間隔時間長短沒有限制。
2. 【答案】(1)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是指網絡服務提供者基于過錯侵害侵害他人權益所依法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包括直接侵權責任和間接侵權責任。(2)所謂直接侵權責任,是指網絡服務提供者自身侵犯他人權益時所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3)所謂間接責任,是指網絡用戶的侵權,網絡提供者卻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情形。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網絡經營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利用網絡服務侵犯他人的權益,此時應與網絡用戶一起承擔連帶責任;另一種情形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被侵權人的通知后,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的,對損害的
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統考將于5月19日舉行,我們將于考后發布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真題及答案解析。以下為2018年同等學力申碩各科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