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精講講義(5)
來源:發布時間:2009-03-28
輕工紡織化纖類案例分析
案例1(造紙業)
亞洲漿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省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年產60萬t漂白木漿廠項目項目特點硫酸鹽法工藝制漿的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項目與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劃的符合性分析
▲ 應考慮與總體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生態保護規劃的兼容性
▲ 評價區域內是否有特殊保護區、生態敏感與脆弱區、社會關注區及環境質量達不到或接近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的地區
▲ 水資源規劃及其項目水資源供給的可靠性論證,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資源、保護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
▲ 林基地建設與當地林業發展規劃,天然林、生態公益林和經濟商品林區規劃的一致性。
▲ 基地選址應在商品林區內,保護基本農田,同時與國家有關規定相符,如三峽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西部大開發中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
▲ 與產業、技術政策的符合性:符合調整原料結構與產業結構向規模大型化、產品高檔化、技術裝備現代化和清潔生產發展的要求;符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政策;符合國家(輕工業)有關環保、節能、節水技術政策
▲ 與相關規劃的符合性:單機規模符合2004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的《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中規定的起始規模;符合造紙行業發展規劃;建設地點符合當地開發區規劃
項目分析
1.主要污染因素及其來源和特點
廢水:主要來源于工藝生產車間,是該行業的主要環境影響因素,通常包括黑液和白液(漂白廢水)兩部分。
其中漂白廢水具有CODCr、BOD5負荷大;色度高;毒性強;致畸致突變性等特點,應予以重點關注。
主要污染因子為色度、COD、BOD、SS和一些特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如氯代有機物,一般以總有機氯(TOCl)或可吸附有機鹵(AOX)表示。
廢氣:主要來自輔助生產車間,主要污染因子為SO2、NOx煙塵和特征污染物臭氣(以總還原硫TRS表示)
固體廢物:樹木碎屑、漿渣、綠泥、白泥、灰渣、鹽泥、鹽砂、污水廠污泥等,均屬于一般性固體廢物噪聲:主要為設備噪聲生態環境影響因子:整地、栽植、疏伐、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采伐更新、配套道路建設與木材運輸事故狀態下污染源分析:燒堿生產裝置故障堿回收系統故障及事故污水處理廠事故風險分析凡項目中涉及到大量危險化學品的使用或生產,均有必要進行風險分析,如本項目中液氯的使用一些特征污染物事故排放時可能產生的潛在風險也應進行分析說明,如本項目的TRS
2.清潔生產水平分析
工藝設備:考察所選用工藝及設備是否符合清潔生產要求和技術發展方向,如漂白采用O-ZE-D工藝,100%ClO2取代Cl2漂白劑等資源利用、物耗能耗:造紙項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水的重復利用率是重要的衡量指標之一。
單位產品產污角度:考察單位產品產污量是否符合清潔生產標準要求或與類似項目比具有優勢
3.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主要針對項目污染物排放特點確定要了解的環境要素,并進行其現狀質量評價本案例首要污染因素為廢水排放,主要是對接納海域環境的影響,是應重點考查的對象,包括接納水域及其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由于涉及到林基地建設,其對基地所在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也應對所在地生態環境現狀進行調查
4.環境影響識別、預測與評價
環境影響因素及因子:見前面的項目分析內容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廢水排放對受納海域水質的影響;林基地建設對當地生態環境穩定性的影響,這也是本案例的評價重點評價標準選用:依照案例提供的環境功能區劃要求,接納海域選用《海水質量標準》二類水質標準,大氣選用二級標準,噪聲選用2類標準評價工作等級:以水環境影響評價為例,污水排入海洋,排放量73000m3/d(>20000m3/d),廢水中僅含COD、BOD和SS主要污染物(類型數=1,需預測的水質參數<7,水質歸為簡單),因此可確定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
5.環保措施分析
·制漿工藝產生的特征污染物應考慮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從源頭加以控制
·污水治理措施需多方案論證,廢水排污口位置選址及排污方式應優化論證
·對化機漿、脫墨漿高濃度廢水治理措施達標排放技術應進行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論證,并注意廢渣的處置,防治二次污染
·厭氧處理系統產生的惡臭無組織排放,應采取有效的減緩措施,提出合理的衛生防護距離
·林基地建設應有針對性地提出生態影響的具體防治對策與減緩、恢復和補救措施
環境影響識別、預測與評價
1.環境影響因素識別
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相關矩陣法
2.評價因子篩選
評價因子篩選:除常規因子外,該類項目應針對所用原、輔材料和產品,選擇特殊評價因子,主要應包括農藥產品本身。
3.評價標準的選擇
評價標準的選擇:結合環境功能區劃確定
4.評價工作等級的確定
評價工作等級的確定大氣:各主要污染物等標排放負荷小于2.5×108,地勢平坦,故確定為三級水:排放量級<1000 ,水質復雜程度中等,排入大規模水域,水質要求入大規模水域,水質要求II~III類,故確定評價等級為三級。
評價重點:廢水排放對長江及其他地表水體、生態和魚類的影響有毒有害物質的環境風險和魚類的影響
5.評價專題的設置
由于涉及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此類項目應設置風險評價專題。例如本案例應針對百類項目應設置風險評價專題。進行風草枯生產可能發生事故而導致的環境風險,進行風險識別和源項分析,明確控制因子和事故環境影響,落實防患措施和可靠的應急預案。另外,由于農藥生產的危害性遠高于其它行業,設置公眾參與專題,了解周邊群眾對項目建設的意見是非常有必要的。
6.預測模式的選擇與運用
首先應明確預測的目的,選擇合適的模式本案例的中提到的四個原則:對水廠取水水質的影響;確定合適的最大污染混合區范圍;確定項目廢水排定合適的最大污染混合區范圍;確定項目廢水排放總量目標;確定最佳排污口位置、排污方式和時間;根據目標、排放污染物類型、排放特征和現有水文資料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模式本案例預測為非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涉及到橫向混合,故選擇河流二維穩態混合衰減模式。
7.測和評價環境影響
對于農藥類項目,由于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有毒物質,尤其是產品本身往往會在土壤中產生一定程度的積累而導致累積效應,因此預測評價環境影響時,除考慮瞬時和短期的疊加影響外,還應考慮中長期積累可能產生的累積影響。
環保措施分析
不同污水處理方案的比選分析:設計文件提供的廢水處理設施不能達到環保要求。
環境可行性分析
選址環境可行性分析:首先考慮選址是否與現行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相沖突,如是否沒按規定避開飲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需特殊保護的地區,以及是否符合相關區域發展規劃和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其次,要從采取的環保措施的有效性、環境容量角度考察項目建設后對所在地環境影響的程度。根據這兩方面的結論確定項目選址是否環境可行。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正確性的判別通常從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劃、是否能實現達標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是否合理、環境質量要求是否符合功能區規劃、環保措施是否技術可行且經濟合理、是否符合清潔生產要求等方面來判斷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正確性。
教材習題答案
1、林紙一體化項目需關注的問題和評價重點是什么?
(1)林紙一體化項目需關注的問題:
、倥c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規劃的符合性;
、谶x址布局要合理,并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③清潔生產水平應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
、苤攸c關注特征污染物,對于不同制漿工藝產生的特征污染物(如AOX 、惡臭)應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從源頭控制;
、菸廴局卫泶胧┬枰喾桨刚撟C,廢水排污口位置選址及排污方式應優化論證,納污水體環境承載力論證;
、迣瘜W漿、化機漿、脫墨漿高濃度廢水治理措施達標排放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應加以論證,注意脫墨廢渣處置,防止產生二次污染;
、邊捬跆幚硐到y產生的惡臭無組織排放,應采取有效的減緩措施并給出合理的衛生防護距離;
、嘣旒埩只亟ㄔO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應有針對性提出生態影響的具體防治對策與減緩措施、恢復及補償措施。
(2)林紙一體化項目評價重點:
、倭只厣鷳B環境評價是評價重點之一。林紙一體化項目環評及既涉及工業污染環境影響評價又涉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林基地往往涉及上百萬畝建設規模,因此林基地生態評價應該高度重視。
A.首先要關注林基地建設的選址用地合理性。
B.工程分析是林基地生態環境評價中的重點內容。林基地工程分析的重點內容包括:林基地的立地條件、樹種選擇、清林整地方式、基地的采伐方式及管理模式等是林基地建設生態環境影響的關鍵因素。
c.林基地生態評價重點內容: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穩定性、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樹種選址與物種入侵、林地類型變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土壤退化、病蟲害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等內容,造紙林基地環境管理中應有生態穩定性監測內容。
、谒Y源利用和水污染是林紙一體化項目評價的另一重點。制漿造紙屬用水大戶,所排廢水仍是我國主要的廢水污染源。因此需注意下列問題:A.建設項目需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最清潔的生產工藝來減少水資源利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廢水回用力度,最大限度地采取措施減少制漿造紙廢水向外環境的排放量。
B.通過節水措施調劑項目所需用水量。
C.從林紙一體項目新增用水對飲用水源和生態用水影響角度分析林紙一體化項目對水資源利用的可行性。
D.考慮受納水體的水環境功能要求,論證排放口位置與排放方式選擇的環境可行性。堅持增產減污原則,符合總量控制目標的要求。
E.排污口下游具有地表水飲用功能時,應確保飲用水源功能;
F.沿海地區要避免對重要的近海生態保護區和養殖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