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環評工程師案例分析模擬題(9)
來源:發布時間:2009-03-25
開發區塊主要土地類型和工程永久占地(單位:hm2)
類型 | 基本農田 | 草地 | 林地 | 河流水塘 | 合計 |
區塊現狀 | 1210 | 900 | 1300 | 90 | 3500 |
工程占用 | 7.9 | 11.9 | 0.8 | 0.4 | 21.0 |
第一組問題(原題):
1.確定本項目的生態評價范圍。
(1)根據該類項目特點,生態影響評價范圍應為開采境界外延500m范圍。
(2)井場及集輸管線評價范圍為工程占地區外圍500m,但由于500m外涉及敏感保護目標—省級自然保護區,雖然在保護區內沒有任何生產活動,井場、集輸管理生態影響評價范圍應將該保護區包括在內。
2.指出本項目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省級天然林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草地、林地、河流水塘。
3.識別本項目環境風險事故源項,判斷事故的主要環境影響。
(1)主要是鉆井作業井噴事故、集輸管線破裂、站場等儲油設施破損油類外泄或遇火引發的環境風險事故。
(2)石油烴外泄造成環境空氣、地表水、土壤、植被的污染。污染空氣對人群及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落地油會造成土壤的污染,使土壤透氣性下降,影響植物生長,嚴重時可導致植物死亡;隨地表徑流進入地表水,造成水體污染,影響水生生物正常生長與繁殖,影響地表水功能;石油烴類著火發生爆炸易釀成安全事故,同時對環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危害;在滅火過程中大量的人員、機械活動對生態的破壞,還存在滅火劑對環境的污染。
(環境風險評價是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在做任何一個項目時,均應考慮其是否有環境風險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深入進行評價。不只是污染型項目需進行環境風險評價,交通運輸項目也涉及環境風險評價,如公路、鐵路、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等,采掘類項目也涉及環境風險評價,如石油開采、天然氣開采、煤層氣開采、煤礦開采等。)
4.從環境保護角度判斷完井后固體廢物處理方式存在問題,簡述理由。
(1)鉆井廢棄泥漿、鉆井巖屑、鉆井廢水采取在井場泥漿池中自然干化,就地處理存在環境污染問題。
(2)這三類物質雖然均產生于井場鉆井過程,但分別屬于不同的污染物類型,其具體來源、成分均不同,不應混合在一起處理,且現狀處理方式不符合固廢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而應分別進行處理。
5.簡述輸油管道施工對生態的影響。
本輸油管道施工將會對地表植被、土壤、河流等沿線區域造成明顯的破壞或不利的影響。由于其距離自然保護區較近,雖然不占用保護區,但施工時對自然保護區將產生間接的不利影響,一是臨時用地的變更可能選擇在距離保護區更近的區域,二是施工活動對林內野生動物的干擾,三是使保護區外圍地帶的生態環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