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真題含答案(二)
來源:發布時間:2008-12-09
某咨詢企業受A市政府委托,研究制定該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咨詢工程師在調研中,收集到該市國民經濟運行的如下數據:2007年該市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368億元和340億元;與2006年相比,2007年該市的農產品價格平均上漲25%,工業品價格平均下降5%,服務業價格平均上漲8%;
2006年和2007年該市的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是260和280。
同時,咨詢工程師還根據其他相關材料,做出如下判斷:由于當地近年來產業結構加速調整,導致勞動力整體需求下降,因此存在周期性失業現象。
咨詢工程師參照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指標內容,設計了A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標體系,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城鎮登記失業率(%)等指標。
問題:
1、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2、計算A市2007年的通貨膨脹率,并據此判斷該市的通貨膨脹屬于哪種類型。
3、咨詢工程師對該市失業類型的判斷是否正確?說明理由。按失業原因的不同,失業一般分為哪幾類?
4、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的主要指標分為哪幾類?咨詢工程師設計的A市經濟社會發
展指標體系中的上述四項指標,在“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中分別屬于什么屬性。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中的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指標分析的有關內容。
答案:
1、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名義GDP是按實際市場價格(或2007年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實際GDP是按固定價格或不變價格(或基年的價格)計算的。
2、該市2007年的通貨膨脹率
=(2007年的消費物價指數-2006年的消費物價指數)/2006年的消費物價指數
=(280-260)/260=7.69%(或7.7%)
屬于溫和的通貨膨脹(或爬行式的通貨膨脹)。
3、其判斷不正確。由于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所導致的失業應為結構性失業(或答:對于由地區生產總值呈下降趨勢所導致的勞動力整體需求下降,由此所產生的失業為周期性失業)。
從失業原因的角度分類,可分為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4.“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包括經濟增長、經濟結構、人口資源環境、公共服務人民生活4類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屬于預期性指標;城鎮登記失業率(%)屬于預期性指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屬于約束指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屬于約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