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高考文綜-地理真題評析
評析1:地理學科組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學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以及浙江省《考試說明》,2014年高考地理堅持選拔人才的功能,順應地理新課改的方向,確保公平、公正。
一、彰顯學科特色,注重主干知識考核
2014年高考地理命題注重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試題彰顯綜合性與區域性的學科特點,滲透地理學空間思維、人地關系思想。區域綜合分析、地圖運用等核心內容。關注可持續發展,以人地關系為線索,圍繞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主題,考查學科能力與素養。無論選擇題還是綜合題,往往涉及多個知識點:在綜合題部分,以區域為載體,多角度綜合設問,考核考生綜合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二、保持結構平衡,保證考核覆蓋面
從知識點分布看,試題涵蓋必修三個模塊和選修ⅠA (“旅游地理”和“環境保護”)模塊內容,并以義務教育地理知識為基礎,考查內容分值比例適宜。在知識內容上兼顧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知識,在知識目標上,兼顧識記、理解、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做到知識結構和考核能力層次上的平衡性。
三、凸顯能力立意,提升思維含量
命題重視地理核心能力的考核,如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以圖表、文字材料為背景,注重理性思維能力的考查。選擇題以題組為主,引入地理學的一些新概念,有利于考核地理學習能力。
四、創設新穎情境,貼近學生實際
試題所選素材和情境,貼近現實生活、隱含社會熱點,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秉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課改理念,體現原創性與時代性,如“中亞絲綢之路經濟帶”、“退耕還海”。同時,試題語言力圖貼近高中畢業生的心理特點,設問清晰、明了,題干簡明、扼要,試題編排從易到難,使考生輕松作答。
五、穩定試卷難度,力求公平性和區分度
試題整體難度與往年保持穩定穩定,利于考生正常發揮。不刻意追求熱點,同時考慮城鄉差異、地域差異,確保公平性。試卷結構穩定、難度適中,設計不同梯度試題,以達到較好的區分度。
評析2:
嘉興市第一中學 正高級特級教師 李虹
杭州學軍中學 特級教師 杜持紅
2014年文綜地理試題與2013年相比,總體比較平穩,有利于考生正常發揮,符合浙江省普通高中深化課改精神和減負要求。
1.整卷難度適中,知識覆蓋面較廣
從知識點分布和內容結構上看,試題覆蓋面較廣;難度與2013年基本持平,地球運動考核要求略有下降,如選擇題11題難度是近年來最低的,符合大部分文科學生的能力水平;試題設計中兼顧了識記、理解、應用的能力層次,既考慮到了試題考核的平衡性又體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
2.主干知識突出,注重考核地理能力
試卷考查的知識點涉及到“考試說明”中六大部分內容,主要考查了資源跨區域調配;人口、城市化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地質構造與內外力作用;洋流、準靜止鋒、區位條件分析等主干知識。較好地體現了“考試說明”中地理四大能力要求遞進的設計思想,不同的試題側重了有差異的能力要求設計,有的試題要求學生有較好的信息獲取和解讀能力,如選擇題第5題、第7題;有的試題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論證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如非選擇題第36題第(1)小題、第37題第(2)小題。
3.重視區位分析,突出地理區域性特點
全卷9幅圖表中,區域地圖占了6幅,對區域判讀要求比去年有所提高,如第7、8題的小區域剖面圖;在非選擇題中,區位分析比重較大,如37題中有2小題涉及到區位因素分析;全卷以區域作為載體的試題約80分,充分體現了地理學科區域性的特點。
4.運用新穎材料,考查學生學習能力
試題中引入了地理學的一些新概念,考查學生當場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高中新課程學會學習的教育目標。如選擇題中,引入“壓力指數”、“水分盈虧量”的新概念,讓學生現場學習,并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
5.順應課改要求,關注社會經濟發展
試題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如選擇題的“南水北調”與“中亞絲綢之路經濟帶”兩組題目,時代氣息濃厚;36題的“圍海造田”與“退耕還海”兩小題,讓學生辯證分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幫助他們建立科學的發展觀。
(責任編輯:孫晉云)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4年浙江高考文綜-地理真題評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