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建筑物理與設備:缺陷樁處理常用方法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4-18
缺陷樁處理常用方法有擴大承臺、原位復樁、接樁、樁芯鑿井法、補樁、補強,改變施工方法,修改設計方案等。下面結合事故發生的原因分別介紹幾種方法的應用情況。
(1)擴大承臺(梁)法。
a.樁位偏差過大,原設計的承臺(梁)斷面寬度滿足不了規范要求,此時采用擴大承臺(梁)來處理。
b.考慮樁基共同作用,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可用擴大承臺(梁)并考慮樁與天然地基共同分組上部結構荷載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擴大承臺(梁)斷面寬度的同時,適當加大承臺(梁)的配筋。
(2)原位復樁。對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超聲波檢測出的斷樁,采用徹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澆筑一根新樁,做到較為徹底處理。此種方法效果好、難度大、周期長、費用高,可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地質條件、缺陷數量等因素選擇采用。
(3)接樁。確定接樁方案,首先對樁進行聲測,確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據設計提供的地質資料確定井點,降水一開挖一20#素混凝土進行護壁,護壁內用鋼筋箍圈進行加固。第三,挖至合格數處利用人工鑿毛,按挖孑L法混凝土施工方法進行混凝土的澆注。
(4)樁芯鑿井法。這種方法做起來比較困難,即邊降水邊采用風鎬在缺陷樁中心鑿一井,深度至少超過缺陷部位,然后封閉清洗泥沙,放置鋼筋籠,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澆筑膨脹混凝土。
(5)接樁法
當成樁后樁頂標高不足時,常采用接樁法處理,方法有以下兩種:
a.開挖接樁挖出樁頭,鑿去混凝土浮漿及松散層,并鑿出鋼筋,整理與沖洗干凈后用鋼筋接長,再澆混凝土至設計標高。
b.嵌入式接樁當成樁中出現混凝土停澆事故后,清除已澆混凝土有困難時,可采用此法。
(6)補樁法
樁基承臺(梁)施工前補樁,如鉆孔樁距過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載時,可在樁與樁之間補樁。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