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一級建筑師:樓板層的地面與底層地面構造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4-16
樓板層的地面與底層地面構造
1.地面包括底層地面與樓層地面兩大部分。對地面的要求有:堅固耐久、減小吸熱、滿足隔聲、防水要求、經濟要求。底層地面的基本構造層次宜為面層、墊層合地基;樓層地面的基本構造層次宜為面層、填充層和樓板;根據要求還可設置結合層、隔離層、填充層、找平層等。
2.對于有空氣潔度要求的建筑地面、有防靜電要求的地段、有水或非腐蝕液體經常浸濕的地段、采暖房間的地面、生產和儲存食品,食料,或藥物且可能與地面接觸的地段、適用地毯的地段、人流流動較多的地面都有不同的要求。
3.墊層有剛性墊層和非剛性墊層,剛性墊層常用低強度等級混凝土,一般采用C10混凝土,其厚度為80~100mm,用于地面要求較高及薄而脆性的層面,如瓷磚地面、大理石地面;非剛性墊層,常用50mm厚砂墊層、80~100mm厚碎石灌漿、50~70mm厚石灰爐渣、70~120mm厚三合土,常用于厚而不易斷裂的面層,如混凝土地面、水泥制品塊地面等。還有結合層、填充層、找平層、面層等對材料的選擇。
4.地面構造:①建筑物的底層地面標高應高出室外地面150mm;②地面變形縫的設置應復合要求;③底層地面的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橫向縮縫,并符合要求;④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墊層宜設伸縫,間距為20~30mm,縫寬20~30mm,縫內應填瀝青類材料;⑤大面積密集堆料的地面,混凝土墊層的縱向縮縫、橫向縮縫應采用平頭縫,間距為6m;⑥在不同墊層厚度交界處,當相鄰墊層的厚度比大于1小于或等于1.4時,可采取連續式過渡措施;當厚度比大于1.4時,可設置間斷式沉降縫;⑦設置防凍脹層的地面,當采用混凝土墊層時,縱向縮縫、橫向縮縫應采用平頭縫,間距不大于3m;⑧混凝土墊層周邊加肋時,宜采于室內;⑨鋪設在混凝土墊層上的面層分格縫符合要求;⑩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符合要求。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