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建筑設計》考點(8)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4-09
城市概況
1.都城制度:“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禮?考工記?匠人》)。
2.中國歷代都城規模大小的順序:①隋大興城(唐長安城);②北魏洛陽城;③明、清北京城;④元大都;⑤隋、唐洛陽城;⑥明南京城;⑦漢長安城。
3.中國五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
中國七大古都:以上五處加安陽、杭州。
4.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址變遷。元大都是與《周禮?考工記》王城之制最接近的。
5.唐長安城為里坊制,為封閉型,宋汴梁、臨安轉變為開放型,沿街設市,沿巷建住房。
宮殿概況
1.周制三朝五門。三朝:外朝--決定國家大事,治朝--王視事之朝,內朝--辦理皇族內部事務、宴會。
五門:皋門、庫門、雉門、應門、路門。
2.東西堂制:大朝居中,兩側為常朝。漢代開東西堂制之先河,晉、南北朝(北周除外)均行東西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縱列之周制。
3.隋、唐的三朝五門。五門:承天門、太極門、朱明門、兩儀門、甘露門。
三朝:外朝承天門,中朝太極殿,內朝兩儀殿。
4.唐代宮殿雄偉,尺度大。大明宮含元殿建于龍首原上,前有長達75m的龍尾道。麟德殿面積達 5000余m2,約為清太和殿的三倍。
5.宋代宮殿創造性發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點是使用工字形殿。
軸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稱,用于官署。
6.元代宮殿喜用工字形殿。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亞建筑影響,用多種色彩的琉璃,金紅色裝飾,掛氈毯毛皮帷幕。建錄頂殿、棕毛殿、畏吾兒殿、石造浴室等。
7.明、清紫禁城宮殿。
壇廟概況
1.壇:祭祀天、地、日、月、桑農等自然物的建筑。
2.廟: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3.大祭:皇帝親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望祭:不設廟,只朝所祭方向遙祭。
4.圜丘:祭天的壇。
5.天壇(應了解其歷史概況、默繪其總平面示意圖,指出其設計成功之處)。
6.孔廟(應了解孔廟布局的特點)。其中最大的孔廟是曲阜孔廟。
陵墓概況
1.四出羨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型制,由東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2.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體。
方上:累土為堆,呈截頂方錐體形的封土。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