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級公共營養師知識:亞健康與各類人群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4-03
4、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
有些老年人有時表現自私和貪婪,另一些人則又表現為對什么都無所謂,兩個極端造成老年人容易在社會和家庭中受到指責和傷害。譬如換“股票”或“金佛”之類的案件屢有發生,騙子就是利用了老年人比較簡單的思維,只想到有利可圖而忘卻了陷阱。因此,不能無休止地譴責他們,而應該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身不由己,在不知不覺中犯下的錯誤,這是一種病態或亞健康狀態的表現。
5、皮膚和毛發
在皮膚方面,老年人最常見的皮膚干燥,失去光澤,出現皺紋,老年斑、黃褐斑,白發、脫發等等。為了留住青春美好的形象,造就了一門新興的產業,即美容行業,成為抗衰老專業一支龐大的隊伍。由于它起自于理發業,從業人員社會地位比較低,醫學基礎欠缺,文化素質較差,雖然能夠迅速暴富,服務于白領人群,同時也為大眾消費所不可缺,但是科技含量相對較低,整體素質需要提高。提升中老年人群美容的科技含量勢在必行。
6、泌尿生殖系統
在男性,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困難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性功能減退,陽痿才是真正的難言之隱。女性對性功能受傳統意識影響,長期處于壓抑狀態。中國或國外性醫學研究都認為老年人性功能并未泯滅,夫妻分床或斷絕性關系都不正常,除非一方過于年老有病。在男性突發性功能改變,伴有胡須、陰毛脫落常為睪丸腫瘤,女性發生閉經、泌乳常為顱內垂體瘤,都應高度警惕。
某些老年人由于長年性壓抑,發展為顯陰癥和窺陰癥,有時會因此挨打、挨罵甚至受到法律制裁,從勞動教養到判刑,這是不公正的。這類病態早期也是亞健康人群,給予適當引導和治療是可以康復的。
綜合以上簡略的介紹,說明老年、衰老和老年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又不可混為一談。要做健康老人,防止老年病,就必須重視衰老的表現,也就是亞健康狀態的表現。老年人退休生活在社區,如何加強社區健康管理,必將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課題。
(三)兒童與亞健康
根據“克里威20法則”,今天的生活方式,將在20年后影響你的身體健康狀況,今天的肥胖就是明天“三高”的前奏。今年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是“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并強調預防慢性病,從青少年抓起。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改善校園里的小胖墩、小眼鏡們20年后的健康狀況呢?
低脂還是低糖?
吃什么最能減肥?哈佛等大學的科學家最新發現:不是米飯、面條、面包、土豆和香蕉等低脂低熱食物,而是肉類、魚類、蛋類和堅果等低糖低碳食物!
什么動物最胖?大概是豬!豬吃進去的是糧食,長出來的卻是脂肪!最苗條的動物大概是豹子,而豹子只吃肉!
為什么吃糧長肉,而吃肉不長肉呢?糧食富含淀粉,淀粉和糖都屬于碳水化合物?茖W家發現,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除外)進入人體后,轉化為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把部分血糖帶到機體細胞燃燒提供能量,把多余的血糖送到肝臟合成脂肪(糖原除外)。碳水化合物越精制,血糖波動越大,營養越缺乏。血糖波動和營養缺乏在短期使你產生饑餓感和“好吃”;長期下去使你機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產生“胰島素抵抗癥”,于是血糖燃燒轉化為能量的效率下降,你會變得沒有力氣和“懶做”。
而肉類、魚類和蛋類基本上不含碳水化合物,不會影響血糖(“血糖指數”為零),因而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堅果雖然含有部分碳水化合物,但對血糖影響不大,所以“血糖指數”較低。吃這些食物你會能量十足而食欲穩定,變得“好做懶吃”,身材苗條,像豹子一樣!
科學家發現,低糖低碳飲食不會產生“胰島素抵抗癥”,所以不僅可以減肥,還可以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預防“三病”(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癥)。相反,精制的高糖高碳飲食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癥”,會增加肥胖,易導致“三高”,誘發“三病”。
我們通常認為胖人營養過剩,其實是熱量過剩、營養不良!你越胖,血糖波動和代謝障礙就越大,營養就越不良。人們都說胖人“好吃懶做”,其實是身不由己,力不從心。由于反應性低血糖、代謝障礙和營養不良,你需要不停地吃東西以補充血糖和營養,而又無法有效地把它們轉化為能量以支持運動。
總的來說,減肥的關鍵不是(直接)控制熱量,也是自己難以控制了的?刂蒲,從而間接控制熱量,補充營養以加速新陳代謝才是關鍵所在。最健康有效的減肥法應符合三個標準:(1)含碳水化合物低,(2)血糖指數低,(3)營養素豐富。這三個標準在國際上叫做kow-carbs,中文譯為“露卡素”。
按照這個標準,你需要吃肉類、魚類、蛋類和堅果、種子、豆類、綠葉蔬菜、低糖水果(如草莓、櫻桃和柚子)和高纖食物(如魔芋)等等,盡量生吃(豆類除外),同時補充鉻元素幫助燃燒血糖,補充L-肉堿燃燒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