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一級建筑師建筑物理與設備:傳熱的基本方式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4-04-02
傳熱的基本方式:導熱、對流、輻射
㈠導熱(熱傳導)
1.傅立葉定律
均質材料物體內各點的熱流密度與溫度梯度成正比。熱量傳遞的方向(由高溫向低溫)和溫度梯度的方向(由低溫向高溫)相反。
2.材料的導熱系數λ
導熱系數是表征材料導熱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單位為W/(m·K)。它的物理意義是,當材料層厚度為lm,材料層兩表面的溫差為1K時,在單位時間內通過lm2截面積的導熱量。
各種材料導熱系數的大致范圍是:
建筑材料和絕熱材料
|
0.025~3
|
液體
|
0.07~0.7
|
氣體
|
0.006~0.6
|
金屬
|
2.2~420
|
㈡對流
由于引起流體流動的動力不同,對流的類型可分為:
1.自由對流:由溫度差形成的對流。
2.受迫對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對流。受迫對流在傳遞熱量的強度方面要大于自由對流。
㈢輻射
凡是溫度高于絕對零度(0K)的物體都發射輻射能。
1.物體對外來輻射的反射、吸收和透射(見圖l4—2)。
⑴反射系數rh:被反射的輻射能Ir與入射輻射能I0的比值。
⑵吸收系數ρh:被吸收的輻射能Iα與入射輻射能I0的比值。
⑶透射系數τh:被透射的輻射能Iτ與入射輻射能I0的比值。
rh+ρh+τh=1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