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病理生理學輔導:致熱原和激活物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23
傳統上把能引起人體或動物發熱的物質,通稱為致熱原(pyrogen)。根據來源又把致熱原劃分為外源性致熱原和內生致熱原,用以表示來自體外或體內。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許多外源性致熱原(傳染原或致炎剌激物)可能主要是激活產內生致熱原細胞,使后者產生和釋放內生致熱原,再通過某種途徑引起發熱。因此,外源性致熱原用乃是體內產生內生致熱原細胞的激活物(activators),或稱為發熱激活物。此概念并不排除一些外源性致熱原與機體相作用,在體內引起激活物的產生,因而體內某些產物,也可成為產內生致熱原細胞的激活物。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激活物或其成分,如能通過血腦屏障,也可能以一定方式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而發揮雙重作用(即既可促使內生致熱原的產生,又可作用于中樞),或還可能通過內生致熱原以外的中介物從外周進入腦內,參與發熱的機制。
在第一種內生致熱原(白細胞致熱原)被發現后,最近幾年又相繼發現三種新的內生致熱原,這些新發現的內生致熱原還來不及系統深入的研究,而白細胞致熱原則已積累大量系統研究資料。關于發熱激活物的系列資料,都是圍繞白細胞致熱原所進行的實驗研究所取得的。
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病理生理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