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輔導資料: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9
傳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傳播途徑 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稱為傳播途徑。由外界環境中各種因素所組成。
(1)空氣傳播 空氣中含有病原體的飛沫、塵埃可通過呼吸道進人人體內。通過呼吸道
傳播的傳染病有麻疹、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感等。
(2)水和食物傳播 病原體污染食物,經消化道進人人體內。通過消化道傳播的傳染病有傷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霍亂等。
(3)接觸傳播 病原體經過與粘膜或皮膚接觸而進入人體內。經接觸傳播的傳染病有鉤
端螺旋體病、日本血吸蟲病、鉤蟲病等。經性接觸傳播的傳染病叫性病,如淋病、尖銳濕
疣、梅毒等。
(4)蟲媒傳播 病原體感染蟲媒后經其叮咬人體而進入人體內。經蟲媒傳播的傳染病有
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等。
(5)血液傳播 人通過接受被病原體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治療而被感染。可通過血液或血西制品傳播的傳染病有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6)母嬰傳播 病原體從母體血液內經胎盤感染宮內胎兒或在圍生期感染胎兒。可通過
母嬰傳播的傳染病有乙型肝炎、艾滋病、瘧疾、梅毒等。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有關內科學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