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輔導資料:嘔血的顏色與量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9
嘔血的顏色與量:
嘔血前常有上腹不適及惡心,隨后嘔吐出血性胃內容物。嘔出血液的顏色,視其出血量的多少及在胃內停留時間的久暫而不同。出血量多且在胃內停留時間短,則血色鮮紅或混有凝血塊,或為暗紅色;當出血量較少或在胃內停留時間長,則因血紅蛋白與胃酸作用形成酸化血紅蛋白(1~ematin),嘔吐物可呈咖啡渣樣棕褐色。嘔血的同時可形成黑便(melena)。成人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可出現大便潛血陽性。出血達50ml~70ml可發生黑便。上消化道短時間內出血達250ml~300ml,可以引起嘔血。出血量不超過400ml循環血容量的減少可很快被肝脾貯血和組織液所補充,并不引起全身癥狀。出血量超過400ml,小于1000ml時,常表現為頭暈、乏力、出汗、四肢冷、心慌、脈搏快等表現。若出血量達全身血量的30%。50%(約1500ml一2500m1)即可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脈搏頻數微弱、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及休克等。血液學改變,最初可不明顯,隨后由于組織液的滲出及輸液等情況,血液被稀釋,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可逐漸減少,故出血早期不能僅根據血液學的改變來判斷出血量,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及紅細胞比容只供估計出血量的參考。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有關內科學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