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七大營養素之礦物質:鋅缺乏常見原因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12-18
鋅缺乏的常見原因主要有:
鋅攝入不足:如兒童生長期、妊娠、營養不良、恢復期及用缺鋅或低鋅的配方代乳食品喂養嬰兒時。長期接受腸外營養而未予補充鋅的患者發生急性缺鋅也屢有報道,病例包括成人、嬰兒及早產兒。
吸收障礙:當膳食中鋅含量不足,且伴有多種鋅吸收受阻的因素,可造成鋅的缺乏。例如,乙醇有抑制或延緩鋅吸收的作用,因為它使鋅與高分子蛋白質的連接減少,而與低分子蛋白質的連接增加。另外,在疾病方面,腸病性肢端皮炎、腸吸收不良綜合癥、短腸綜合癥以及腸手術均可影響鋅的吸收。
鋅丟失增多: 能引起鋅排出增加的情況均可導致缺鋅,如尿鋅排出增多而導致缺鋅,慢性肝臟疾患、惡性腫瘤、糖尿病、腎臟疾病、蛋白尿患者均引起鋅從尿路過多失去而不足;高熱地區或高濕作業人員大量出汗失去過多的鋅;給予青霉胺、組氨酸等鋅贅合劑;燒傷、外科手術性創傷及脫屑性皮膚病等,均可導致鋅丟失增加。
●小故事
1973年,兩位鋅研究者—漢比芝(Hambidge)和西爾偉曼(Silverman)做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不管兒童什么時候食欲減退,都應該懷疑是由鋅缺乏造成的。1979年,一位加拿大的健康研究人員注意到厭食癥狀和鋅缺乏癥狀在一些方面相似,并且臨床上應該對鋅在治療厭食癥中是否有效進行測試。大衛,霍羅賓(DavidHorrobin)以對月見草油的研究而出名。他同時提出,神經性厭食癥是由鋅和必需脂肪酸(EFA)的共同缺乏引起的。
更多公共營養師復習資料請您持續關注育路教育網公共營養師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