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輔導資料:霍亂病原學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3
霍 亂
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烈性腸道傳染病,屬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涉及面廣。典型表現為劇烈吐泄,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及循環衰竭。
一、病原學
霍亂弧菌屬于弧菌科的弧菌屬,G-,短小弓形桿菌,鏡下魚群樣排列,一端有鞭毛運動活潑。霍亂弧菌有兩個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都屬于菌體抗原(O)1群,近來發現O139群也具有霍亂毒素基因,是能引起霍亂流行的非O1群霍亂弧菌。能產生內毒素、外毒素(霍亂腸毒素,主要致病因素)及血凝素。O1群細菌無莢膜和芽胞,而O139能產生多糖莢膜O抗原,抵抗人體血清殺傷細菌的作用,可進入血液引起菌血癥。
對日光、熱、干燥、酸及一般常用消毒劑均敏感,煮沸立即死亡,55℃1分鐘即可死亡。
二、流行病學
傳染源:患者和帶菌者,后者及輕型患者更為重要。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及蒼蠅的媒介作用等不同途徑進行傳播和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突出。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均易感,多為陰性感染,是重要的傳染源。夏秋季節為流行高峰。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外科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