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輔導資料:肝外膽管結石的治療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04
肝外膽管結石以手術治療為主。
1.手術治療原則
①術中盡可能取盡結石;②解除膽道狹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③術后保持膽汁引流通暢,預防膽石再發。
2.常用手術方法①膽總管切開取石加T管引流術。②膽腸吻合術。常用的是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無論膽囊有無病變,必須同時切除膽囊。③Oddi括約肌成形術。④經內鏡下括約肌切開取石術。
3.圍手術期處理 合并感染宜先用抗生素等非手術治療,待控制后再行擇期手術;如感染不能控制,病情繼續惡化,則應急診手術治療。術前應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及使用維生素等護肝治療,對黃疸和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應注射維生素K.手術后應注意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保證T管引流通暢,合理使用抗生素,維持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防止各種并發癥。
T管引流膽汁量平均每天200~400ml,超過表示膽總管下端有梗阻。如膽汁正常且引流量逐漸減少,手術后10天左右,經夾管2~3天,患者無不適,先行經T管膽道造影。如無異常發現,造影24小時后,再次夾管2~3天,仍無癥狀可予拔管。需注意:①拔除T管前應常規行T管造影。②造影后應開放T管引流24小時以上。③宜采用膠質T管。硅膠T管對周圍組織刺激小,T管周圍瘺管形成時間長,需推遲拔管時間。④對長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癥及營養不良,老年人或一般情況較差者。T管周圍瘺管形成時間亦較長,應推遲拔管時間。⑤拔管時切忌使用暴力,以防撕裂膽管及瘺管。⑥如造影發現結石殘留,則需保留T管6周以上,待纖維竇道形成堅固后,再拔除T管經竇道行纖維膽道鏡取石。
內科學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