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輔導資料:骨盆平面和徑線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03

  1.骨盆入口平面

  為骨盆腔上口,呈橫橢圓形。其前方為恥骨聯合上緣,兩側為髂恥緣,后方為骶岬上緣。有4條徑線。

  (1)入口前后徑:稱真結合徑。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骶岬上緣正中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11cm,其長短與分娩機制關系密切。

  (2)入口橫徑:左右髂恥緣間的最大距離,正常值平均13cm。

  (3)入口斜徑:左右各一。左側骶髂關節至右側髂恥隆突間的距離為左斜徑;右骶髂關節至左髂恥隆突間的距離為右斜徑,正常平均12.75cm。

  2.中骨盆平面

  為骨盆最小平面,呈前后徑長的橢圓形。其前方為恥骨聯合下緣,兩側為坐骨棘,后方為骶骨下端。有2條徑線。

  (1)中骨盆前后徑:恥骨聯合下緣中點通過兩側坐骨棘連線中點至骶骨下端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橫徑:也稱坐骨棘間徑。兩坐骨棘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10cm。

  3.骨盆出口平面

  為骨盆腔下口,由兩個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組成。坐骨結節間徑為兩個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平面頂端為恥骨聯合下緣,兩側為恥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頂端為骶尾關節,兩側為骶結節韌帶。有4條徑線:

  (1)出口前后徑: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尾關節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11.5cm。

  (2)出口橫徑:也稱坐骨結節間徑。兩坐骨結節前端內側緣之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9cm。

  (3)出口前矢狀徑:恥骨聯合下緣中點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6cm。

  (4)出口后矢狀徑: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間的距離,正常值平均8.5cm。

  若出口橫徑稍短與出口后矢狀徑之和>15cm時,正常大小的胎頭可通過后三角區經陰道娩出。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婦產科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 | 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 在线免费观看的三级网站 | 最新国自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