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輔導資料:妊娠期循環系統變化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03
1.心臟
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臟向左、向上、向前移位更貼近胸壁,心尖搏動左移約1~2cm,心濁音界稍擴大。心臟移位使大血管輕度扭曲,加之血流量增加及血流速度加快,在多數孕婦的心尖區可聽及柔和吹風樣收縮期雜音,產后逐漸消失。心臟容量從妊娠早期至妊娠末期約增加10%,心率每分鐘增加10~15次,以適應妊娠的需要。
2.心搏量
心搏量增加對維持胎兒生長發育極為重要。心搏量約自妊娠10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左側臥位測量心搏量較未孕時增加30%,持續此水平直至分娩。孕婦心搏量對活動的反應較未孕婦女明顯。臨產后,特別在第二產程期間,心搏量顯著增加。
3.血壓
在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壓偏低,在妊娠晚期血壓輕度升高。一般收縮壓無變化,舒張壓輕度降低,使脈壓稍增大。
4.靜脈壓
妊娠對上肢肘前靜脈搏壓無影響。由于下肢、外陰及直腸靜脈壓增高,加之妊娠期靜脈搏壁擴張,孕婦容易發生下肢、外陰靜脈曲張和痔。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婦產科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