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輔導資料:子宮腺肌瘤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1-29
1.概念
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稱子宮腺肌病。它雖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同時為內膜異位引起的疾病,且常合并存在,但兩者在組織發生學方面不同,臨床表現亦不差異。
2.病理特征
子宮多呈均勻性增大,但很少超過12周妊娠子宮大小。子宮內病灶一般為彌漫性生長,且以后壁居多,故后壁較前壁厚。剖開子宮壁可見其肌層明顯增厚且硬,剖面無肌瘤時所見到的那種明顯且規則的旋渦狀結構,僅在肌壁中見到粗厚的肌纖維帶和微囊腔,腔中偶可見陳舊血液。少數子宮內膜在子宮肌層中呈局限性生長形成結節或團塊,類似肌壁間肌瘤,稱為子宮肌瘤。
3.臨床表現及診斷
約30%患者無任何臨床癥狀。凡30歲以上的經產婦,出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逐年加劇的進行性痛經,檢查時子宮呈均勻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結節隆起,質硬而有壓痛,經期壓痛顯著時,應首先考慮為子宮腺肌病。B型超聲檢查可能在肌層中見到種植內膜所引起的不規則回聲增強。
4.治療
治療應視患者癥狀和年齡而定,若在給予消炎痛或蔡普生對癥狀可緩解,或患者已近絕經期,可采用保守治療。若患者長期劇烈痛經則應行全子宮切除術,卵巢是否保留取決于年齡和卵巢有無病變。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療法對此病無效。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婦產科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