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2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歌訣】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可得。
【譯注】肉桂味辛甘,性大熱。辛熱散寒、甘熱助陽、溫通行滯,作用溫和持久,守而不走。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血脈的功效,適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寒疝腹痛,婦女血寒經閉、痛經,以及虛寒性的脘腹冷痛、冷瀉等癥,均可起到溫補的效果。
【應用】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痿、尿頻等癥,常與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用治脾腎陽虛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泄瀉等癥,常與附子、干姜、白術等同用。而治心腹冷痛,可單味研末沖服,也可與附子、干姜、吳茱萸等配伍使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對于婦女虛寒痛經,常與熟地、當歸、干姜等同治。用治寒痹腰痛,常與獨活、桑寄生、杜仲等同用。用治陰疽、漫腫不潰,又與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等同用。多與川芎、當歸、紅花、桃仁等配伍,治療經寒血滯經閉癥瘕等癥。此外,對氣血衰弱之證,常以少量肉桂配伍補氣、補血藥,以溫化陽氣有鼓舞氣血生長之功效。
【用量用法】1.5~4.5g.研末吞服或沖服一次量1~1.5g.官桂用量加倍。入煎劑時不宜久煎,須后下,以免降低藥效。
【使用注意】凡陽盛陰虛,一切血證及孕婦當忌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揮發油,稱桂皮油或肉桂油,主要成分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等。有擴張血管、促進血循環、增加冠脈及腦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鎮靜、鎮痛、解熱、抗驚厥、改善胃腸功能、抑制潰瘍形成等作用,對多種致病性細菌及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附方】
1.腎氣丸見附子條。用于腎虛火衰的腰痛肢冷、陽痿尿頻等癥。
2.溫經湯當歸、芍藥、肉桂、吳茱萸、川芎、生姜、半夏、丹皮、麥冬、人參、甘草、阿膠,用于婦女經寒痛經。
3.獨活寄生湯見獨活條。用于肝腎不足、寒痹腰痛。
4.陽和湯見麻黃條。用于陰疽漫腫不潰。
【按】肉桂、附子均能補火助陽,溫中散寒止痛。但肉桂無毒力緩,長于溫補腎陽,引火歸元,并善溫經通脈;附子有毒力猛,陽虛里寒重證常用,又善回陽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