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附:橘白、橘紅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7
【歌訣】陳皮辛溫,順氣寬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譯注】陳皮味辛苦,性溫。辛能行散,苦溫燥濕,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所以適用于中氣不和而發生的胸悶腹脹、嘔吐、噯氣、食欲不振及痰濕壅肺的咳嗽等癥。如去掉外面紅色部分單用里面白色部分稱為“橘白”,則減低了燥性和散性,只有和胃化濕的作用;如去掉里面白色部分而單用外面紅色部分稱為“橘紅”,則加強了消痰的功效。
【應用】用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常與木香、砂仁、枳殼等行氣藥同用;屬痰濕者,可加半夏、蒼術、厚樸;兼脾虛者,可加白術、黨參、白扁豆。用治肝氣乘脾,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腹痛泄瀉,常與防風、白術、白芍同用,以瀉肝補脾止瀉。用治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多與半夏、茯苓、甘草同用。此外,常以本品少量與補益藥同用,有防止補藥滋膩傷胃之功。
【用量】3 ~10g.
【使用注意】氣虛及吐血者慎用;無氣滯、痰濕者不宜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揮發油、橙皮甙等,有調胃腸、助消化、解痙、祛痰、平喘及升壓、興奮心臟、擴張冠脈、利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附方】
1.平胃散 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用于濕滯中焦、脾胃不和。
2.參苓白術散見白術條。用于脾虛濕盛、腹脹泄瀉。
3.痛瀉要方見白芍條。用于肝氣乘脾、腹痛泄瀉。
4.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用于脾虛痰多咳嗽。
【附】本品即橘皮,偏于健脾理氣,燥濕化痰,作用較緩,臨床上多用于疏利中、上二焦的氣機;青皮偏于疏肝理氣,作用較猛,臨床上多用于疏利中、下二焦的氣機。若肝脾同病,或肝胃不和,二藥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