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調治疾病的原理

來源:中醫藥發布時間:2013-05-24

  經絡是一個通道系統,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經脈為該系統的主要干道,有固定的循行路線,有規律地縱向運行,深層分布;絡脈則是經脈的分支,為次要通道,呈網絡狀運行,分布淺表。這個系統在內部連屬于五臟六腑;在外則連屬于筋肉、皮膚。致病邪氣可通過該系統入里;體內病變通過該系統表現于外;臟腑疾病通過該系統相互傳變。總之,它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調節機體各部的通路。
  
  我國中醫學探索了經絡規律,科學地闡釋了人體生理現象、病理表現,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經絡理論,以此長期指導著臨床疾病的診斷(循經診斷、分經診斷),并指導疾病的治療(針灸治療、推拿治療)。
  
  經絡的作用機理
  
  經絡系統對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溝通表里上下,聯絡臟腑器官;
  
  二是通行全身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三是感應傳導作用:在針灸時,病人出現酸、脹、麻、重等感覺稱為“得氣”。針刺感覺沿著經絡循行部位而傳導、放射,稱為“行氣”。得氣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感應和傳導作用的具體表現。當然,在病理狀態下,經絡亦可成為病邪侵入和反映疾病信息的途徑。
  
  四是調節機能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便會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狀態。用針灸、推拿、氣功等治療方法,在相關穴位上施以一定的刺激量,即可激發和增強經絡的自動調節和控制機能,糾正氣血陰陽的失調狀態。
  
  經絡病變的類型
  
  一是經氣虛實:經絡的氣血偏盛,可引起與其絡屬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過亢,破壞各經絡、臟腑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而發病。經絡的氣血偏衰,則能引起與其絡屬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退而發病。
  
  二是經氣郁滯:在正常情況下,經氣通達則經脈氣血的運行暢達。若經絡的氣血運行不暢,常可累及所絡屬之臟腑以及經絡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足厥陰肝經的經氣不利,常是形成脅痛、癭瘤、梅核氣、乳房結塊等的主要原因。五官九竅,乃五臟之外竅,故經氣不暢也常影響到孔竅,出現相應的癥狀。如肝開竅于目,肝郁化火,經氣郁滯,則現目赤腫痛等;腎之經氣不能上充于耳,則出現耳聾等。
  
  三是經氣逆亂:經絡的氣血逆亂,主要是由于經氣的升降逆亂,從而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導致氣血的上逆或下陷而致病。
  
  四是經氣衰竭:經絡的氣血衰竭,是指由于經氣的衰敗至終絕,氣血也隨之衰竭而出現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變化。由于十二經脈之經氣是相互銜接的,所以,一經氣絕,十二經氣亦隨之而絕。臨床上通過觀察經絡氣血衰竭的表現,即可判斷病變的發展和預后。
  
  經絡理論的運用
  
  經絡調治的范圍甚廣,有較嚴重的、但限于部分群體的疾病腫瘤等,也有較輕淺、但覆蓋面甚廣的群體亞健康狀態如痤瘡、頸腰椎綜合癥、失眠、便秘、高脂血癥、性功能障礙等。上述狀態或疾病的調治,無不體現出經絡調整的優勢。
  
  經絡理論在臨床被廣泛應用,歸納起來,最為典型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分經辨證”:即是根據經絡的循行部位及生理病理特點,分析各種病證,進行辨證論治。
  
  二是“循經取穴”:是指根據經脈的循行路線和聯系范圍來選取穴位進行治療。這是針灸治病的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強調針灸治療必按病變部位、病變臟腑的不同來分析和確定屬于哪些經脈,然后順藤摸瓜,選用相應經脈的穴位,這樣可避免無的放矢。
  
  三是“藥物歸經”:是指某種藥物對某經病證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即將其歸屬于某經的中藥學理論。古代醫家重視藥物歸經的理論,了解藥物性味而使其各歸其經,則力專用宏,療效更著。在此基礎上,還有醫家提出了“引經報使”的理論,就是治療某經病證時加入有關藥物作為引導(或稱向導),使整個處方的藥力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负 | 亚洲精品无播放在线播放 |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