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金丹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0
金丹為豆科植物四棱豬屎豆的帶根全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主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Huà Jīn Dān
「英文名」all-grass or root of Fourangular Crotalaria
「別名」大響鈴果、大馬響鈴、馬響鈴、大響鈴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四棱豬屎豆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C.grandiflora Zolling.;C.esquirolii Lév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帶根的全草,扎成把,曬干。
「原形態」四棱豬屎豆 灌木狀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100cm,或達1.5m.莖和枝四棱形,被光亮短毛。單葉互生,薄膜質;葉柄短,長2-3mm;托葉線形,密被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長10-16cm,寬1.5-2cm,先端漸尖,具細長的短尖頭,基部圓形或鈍,兩面被毛,下面較密,網脈清晰。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花6-10朵,疏生;苞片披針形,長約5mm,外面被毛,小苞片線形,著生于花梗上部近頂端,長約3mm;花梗長約1cm,被毛;花萼二唇形,長約2cm,萼片甚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形;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圓形,長2.5cm;雄蕊10,不等長;子房花柱彎曲。莢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1.5cm,密被棕黃色略粗糙的短毛。種子扁平,長約6mm,寬約4mm,12-20顆。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荒山坡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微苦澀;涼溫
「歸經」胃;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主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