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篾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16
一把篾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清熱利尿,散瘀活血,祛風濕,治膀胱炎,尿道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蛇咬傷,瘡癤腫毒。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Yì Bǎ Miè
「別名」烏蘞莓,嘿嗎野(傣名)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常綠藤本,有卷須。莖藤棕黑色,表面有黃色腺點;韌皮纖維長而結實,可成束撕開。掌狀復葉,有長柄,小葉長5~12厘米,寬2~3厘米,略呈鐮刀狀彎曲,邊緣有鋸齒。復傘房花序腋生,綠色。漿果,大如豌豆,熟時棕紅色。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潮濕處。
「性味」酸麻,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散瘀活血,祛風濕。治膀胱炎,尿道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蛇咬傷,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