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毛概復習筆記(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2-03
“三大”提出國共合作
“四大”提出工人階級領導和工農聯盟問題
形成:土地革命前中期(1927~1931),理論標志是道路理論,標志性著作是《反對本本主義》。
原因:1、實踐(土地革命和第一次建立農村根據地)。2、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毛澤東第一次提出:1、工作重心轉移,走向農村。2、槍桿子里出政權。
成熟: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戰時期(1935~1945),標志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形成,標志性著作是《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人>發刊詞》。
原因: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中國共產黨結合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走向成熟→有一個安定穩定的環境讓全黨學習馬列主義運動(延安時期)
“七大”(1945)毛澤東思想被作為執導思想寫進黨章(確定)。
發展:解放戰爭到建國后(1945~1972),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
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特點
1、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用理論解決具體實際問題→過程中產生毛澤東思想
2、毛澤東思想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想思潮斗爭中形成和發展的。
A、存在錯誤思潮(教條化、神圣化)
B、毛澤東提出: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本本主義,要求結合實踐,解決我們具體的問題
C、毛澤東思想是在斗爭過程中形成的
3、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形式上完全具有中國特點和民族形式。
B、集體智慧結晶:黨的其他領導人也對毛澤東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C、以毛澤東命名的原因:a、注重中國實際進行社會思考 b、對中國國情的把握 c、反對教條主義 d、文化遺產
4、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
1928年12月——《井岡山土地法》
1947年——毛澤東提出十大軍事原則
1950年土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56年毛澤東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942年延安整風——反對教條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
南昌起義——共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南昌起義——打響反對國民黨的第一槍
國際統一戰線是中國建設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
編輯推薦:2013人大成考高起點名校保過班
更多成考問題咨詢熱線: 010-51297401 15300030186章老師
更多成考資訊信息,請訪問育路教育成考頻道
相關推薦:
2013年成考專升本政治簡答及論述資料匯總
2013成考專升本政治常考辨析題資料匯總
業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