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級建筑師作圖考點講義匯總2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2-20
第一節 基本知識
一、自然條件
1.地形條件
地形條件的依據是地形圖(或現狀圖)。
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狀態(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體(地物)的總體,主要是采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等高線間距,其疏密反映了地面坡度的緩與陡。根據坡度的大小,可將地形劃分為六種類型,地形坡度的分級標準及與建筑的關系見表1--1。
注:摘自《建筑設計資料集6》(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進行地形坡度分析時,需要根據一定的坡度,求出等高線間對應的長度d。
等高線截距d的計算公式為:
d=h/iM
式中d一一與需要坡度相對應的等高線截距(m) ;
h一一等高距(m) ;
i——路線坡度(%) ;
M——所用地形圖的比例尺分母數。
在地形圖中,用地物符號表示地物(地表上自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各種固定性物質) ,如房屋、道路、鐵路、橋梁、河流、對應的等高線截距 樹林、農田和電線等;用文字、數字等注記符號對地物或地貌加以說明,包括名稱注記(如城鎮、工廠、山脈、河流和道路等的名稱) ,說明注記(如路面 材料、植被種類和河流流向等)及數字注記(如高程、房屋層數等)。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