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公務考試申論沖刺模擬試題解析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2-0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為了加強全國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管理工作,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健全機制,明確職責。各地區、各部門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進一步加強突發事件預警預測、信息報告、應急聯動、社會動員、輿論引導等機制建設,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健全專家輔助決策機制。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總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第二,宣傳教育,全民參與。要特別重視宣傳教育工作,宣傳、教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有關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圖書、報刊等,在社區、農村、學校、醫院、企事業等基層單位廣泛宣傳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識、應急管理知識、災害知識、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必須進一步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推動應急管理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完善基層應急組織體系和預案體系,建立專兼結合的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發展壯大多種形式的志愿者隊伍,增強群眾自發組織能力。
第三,完善預案,做好演練。把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管理工作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加強基礎工作,完善網絡建設,增強預警分析,做好預案演練,提高防范意識,將預防和應急處置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控制危機,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將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第四,信息公開,及時上報。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各地區、各部門要立即報告,同時通報有關部門,并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俗話說:“防患于未然”。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國的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必將完善,當我們再一次面對災難時,我們會擁有更完善的應急方案,會更加胸有成竹、沉著冷靜,更高效率地戰勝災害。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