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考點28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26
第十章 區域規劃
【重要考點】
1.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
總體戰略布局
推進西部大開發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促進中部崛起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四大機制
市場機制
合作機制
互助機制
扶持機制
新格局
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主體功能區類型
優化開發區
重點開發區
限制開發區
禁止開發區
3.四功能區的對比
類型 特點 發展重點 目標定位
優化開發區 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 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
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層次 帶動全國的龍頭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
重點開發區 環境資源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 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 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
限制開發區 資源承載能力較弱,經濟人口條件不太好并關系到周邊的生態安全 堅持保持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 成為重要生態功能區
禁止開發區 依法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域 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嚴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開發
8.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主要任務
分析評價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
現有開發密度評價
發展潛力評價
確定主體功能區
確定各主體功能區的數量、位置和范圍
明確各個主體功能區的定位、發展方向、開發時序和管制原則
國家級主體功能區確定的原則
省級主體功能區確定的原則
完善區域政策*
財政政策
投資政策
產業政策
土地政策
人口管理政策
環境保護政策
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
優化開發區域要強化經濟結構、資源消耗、自主創新等評價,弱化經濟增長評價
重點開發區域要對經濟增長、質量效益、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以及相關領域的自主創新等實行綜合評價
限制開發區域要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評價,弱化經濟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的評價
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評價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9.西部大開發的指導思想
堅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突出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堅持夯實長遠發展基礎,突出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和科技教育發展
堅持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突出重點地區優先開發、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緊持統籌城鄉發展,突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堅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解決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堅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突出體制機制創新
10.西部大開發的主要目標
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定提高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與全國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遏制
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和低收入人口穩定增收問題
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突破
交通通信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郵政和電信業務進一步改善
水資源開發和節約利用取得成效
生態環境總體惡化趨勢基本遏制
重點地區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達到新水平
重點經濟帶的集聚效應得到發揮
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