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冊建筑設計內容講解一2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21
21.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與開間的比例,愈高大愈狹長,愈低矮愈寬闊
22.“穩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與下之間的相對輕重關系的處理
23. 人眼觀賞規律
H 18°~45° 局部、細部
2H 18°~27° 整體
3H <18° 整體及環境
24. 黃金分隔比例為1:1.618
25. 通風屋面只能隔離太陽輻射不能保溫,適宜于南方
26. 總圖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與周圍環境之間關系緊湊,節約因地;
適當處理個體與群體,空間與體形,綠化和小品的關系;
合理解決采光、通風、朝向、交通與人流的組織
27. 熱水系統舒適穩定適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
蒸汽系統加熱快,適用于間歇采暖建筑如會堂、劇場
28. 漸變具有韻律感
29. 變異的美學特征:追求多義與含混、追求個性表現、怪誕與滑稽、殘破+扭曲+畸變
30. 要使一座建筑顯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動,在構圖中應采用對比的手法
對比的手法有軸線對比、體量對比、方向對比、虛實對比、色彩對比
31. 要使柱子看起來顯得細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
32. 巴西國會大廳在體型組合中采用了對比與協調的手法
33. 展覽建筑應使用穿套式的空間組合形式
34. 室外空間的構成,主要依賴于建筑和建筑群體組合
35.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馬可廣場的布局中,采用了強調了各種空間之間的對比
36. 當坡地坡度較緩時,應采用平行等高線布置
37. 建筑的有效面積=建筑面積-結構面積
38. 加大開窗面積的方法來解決采光和通風問題較易辦到
39. 中國古代木結構大致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種
40. 建筑構圖原理的基本范疇有主從與重點、對比與呼應、均衡與穩定、節奏與韻律和比例與尺度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