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跟單員考試紡織與服裝知識(3)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14
查看2012年跟單員考試紡織與服裝知識匯總
面料的檢驗
通過對面料的檢驗和測定,可有效地提高成衣的正品率,減少次品率,降低返修率。因此,面料檢驗是控制成衣生產成品質量的重要一環。
(1)檢驗內容。(考點)
①品名、數量、顏色和規格檢驗
②外觀質量檢驗
面料的外觀質量檢驗,是通過實物質量檢驗的方法,重點檢查污漬、緯斜、左中右色差、頭尾色差、手感、斷經、斷緯、經痕、油污、色花、粗紗、色污、并經并緯、膠條、膠痕、漏膠、膠粒、縮水率等。
檢查時,對照原樣(或買賣雙方的封樣,下同),采用眼看、手摸的辦法。
看:布面是否光潔、勻凈,織紋是否清晰、飽滿,邊道是否平直,并與原樣對照,基本符合者為一等品即合格品,明顯有差異者為不合格品。
摸:通過對布面接觸感覺,即在手掌中緊握或松開時的感覺,評定織物硬軟程度,有無身骨、平滑性和折皺的回復程度,并與原樣對照,基本符合者為一等品(合格品),明顯差異者為不合格品。
③內在質量
內在質量主要指面料色牢度、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氣味、PH值等五項安全指標檢查,以及標識和纖維成分含量成分是否符合合同或信用證的要求。
(2)具體的檢查方法
①色差檢查
色差檢查主要檢查織物與原樣色差、左中右色差、正反面色差、前后色差、匹差、批差等。色差的評定一般采用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評定時一律以布的正面為準。
②匹長檢查
對于筒形包裝的面料(包括里料),宜放在滾筒形量布機械架上檢查,這種檢查方式的好處是檢驗完后,材料又恢復為筒形;
對于折疊包裝的面料(包括里料),一般先量兩折疊處之間的長度,再數一數面料折疊的層數,用兩折疊之間的長度×折疊的層數,就可得出其匹長,然后看其匹長是否與標簽的長度一致;
對于以重量方式作為計算單位的針織面料,首先應選取至少三個不同的部位,測量針織面料的單位面積重量,即每平方米克重(g/mz)。然后,根據其是定重方式(即每匹織物重量一定,一般經編針織物常采用此方式),還是定長方式(即每匹織物長度一定,一般緯編針織物常采用此方式),過秤檢查時,看其重量與標簽上標的重量是否一致。
③幅寬檢查
幅寬的檢查可在檢查面料匹長時同時進行,檢查面料幅寬時,應做好詳細記錄和標識。并在人庫時分別堆放。檢查時應特別注意有效幅寬差值,因為面料在裁減時有時是利用電腦設備控制的。幅寬的檢查應選取至少三個不同的部位:頭、中、尾。
相關內容推薦:
2012年跟單員考試之選擇合格供應商的途徑匯總
2012年跟單員考試之跟單員基本常識及注意事項匯總
2012年跟單員考試業務外語句型匯總
2012年跟單員考試基本常識以及注意事項匯總
2012年跟單員考試復習資料跟單員工作流程匯總
2012年跟單員考試考前練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