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穴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1-09
(1) 肩前 Jiānqián
[定位] 在肩部,正坐垂臂,當腋前皺襞頂端與肩髃穴連線的中點。
[解剖] 在三角肌中,穴區淺層有鎖骨上神經外側支分布;深層有腋神經、肌皮神經和胸肩峰動脈分布。
[主治] 肩臂痛、臂不能舉。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2) 肘尖 Zhóujiān
[定位] 在肘后部,屈肘當尺骨鷹嘴的尖端。
[解剖] 穴區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肘關節動脈網分布。
[主治] ①瘰疬;②癰疽;③腸癰。
[操作] 艾炷灸7~15壯。
(3) 二白 Erbái
[定位] 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的兩側,一側各1穴,一臂2穴,左右兩臂共4穴。
[解剖] 在指淺屈肌、拇長屈。飩妊ǎ┖椭干钋。ǔ邆燃。┲,穴區淺層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橈動脈干、橈神經淺支(橈側穴)和正中神經(尺側穴)經過,并有正中神經肌支和骨間前動脈分布。
[主治] ① 痔疾、脫肛;②前臂痛、胸肋痛。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4) 中魁 Zhōngkuí
[定位] 在中指背側近側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握拳取穴。
[解剖] 有橈、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和指背動脈分布。
[主治] 噎膈、嘔吐、食欲不振、呃逆。
[操作] 針刺0.2~0.3寸;艾炷灸5~7壯。
(5) 腰痛點 Yāotòngdiǎn
[定位] 在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側2穴,左右共4穴。
[解剖] 在橈側腕短伸肌腱(橈側腱)和小指伸肌腱(尺側穴)中,穴區淺層有橈神經淺支的手背支(橈側穴)和尺神經手背支(尺側穴)分布;深層有橈神經肌支和掌背動脈分布。
[主治] 急性腰扭傷。
[操作] 由兩側向掌中斜刺0.5~0.8寸;可灸。
(6) 落枕穴 Luòzhěnxué
[定位] 在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后約0.5寸處。
[解剖] 在第2骨間背側肌中,穴區淺層有橈神經手背支和手背靜脈網分布;深層有尺神經深支和掌背動脈分布。
[主治] ①落枕、手臂痛;②胃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7) 外勞宮 Wàiláogōng
[定位] 左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后約0.5寸處(指寸)。
[解剖] 在第2骨間背側肌中,穴區有橈神經淺支的指背神經、手背靜脈網和掌背動脈。
[主治] ①落枕、手臂腫痛;②臍風。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8) 八邪 Bāxié
[定位] 在手背側,微握拳,第1至第5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拇收。ò诵1)和骨間。ò诵2、3、4)中,穴區淺層有橈神經淺支的手背支、尺神經手背支和手背靜脈網分布;深層有尺神經肌支和掌背動脈分布。
[主治] ①手背腫痛、手指麻木;②煩熱、目痛;③毒蛇咬傷。
[操作] 斜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
(9) 四縫 Sìfèng
[定位] 在第2至第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指深屈肌腱中,穴區淺層有掌側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脈分布;深層有正中神經肌支(橈側兩個半手指)和尺神經肌支(尺側一個半手指)分布。
[主治] ①小兒疳積;②百日咳。
[操作] 點刺出血或擠出少許黃色透明粘液。
(10) 十宣 Shíxuān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解剖] 有指掌側固有神經(橈側三個半手指由正中神經發出,尺側一個半手指有尺神經發出)和掌側固有動脈分布。
[主治] ①昏迷;②癲癇;③高熱、咽喉腫痛。
[操作] 淺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