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重點解析18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08
21.總體規劃的銜接主要內容
指導思想
發展目標
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
重大建設項目
22.編制專項規劃的領域(四領域)
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領域
需要國務院審批或核準重大項目以及安排國家投資數額較大的領域
涉及重大產業布局或重要資源開發的領域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要求的領域
23.專項規劃的主要內容
內容
發展方針和目標
重點任務、主要建設項目及其布局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其他需要納入規劃的事項
三部分
分析部分
規劃部分
保障措施
24.區域規劃編制范圍
經濟聯系緊密的城鎮密集地區
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都市經濟圈地區
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開發或者保護地區
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區域
25.區域規劃的內容(七項內容)
區域人口、經濟增長等預測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分析
發展軸、中心區等區域空間布局框架
城鎮體系及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
產業聚焦區等各類功能區的劃分及定位
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及其他統籌建設的重大工程
區域協調機制等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其他
26.規劃編制的一般原則
一觀念-科學發展觀
一方向-堅持市場化方向
三規律-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
三化-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
三銜接-總與分、總與區,分與區
27.規劃編制的方法
傳統經濟計劃方法(4方法)
系數法
定額法
速度比例法
因素分析法
現代經濟計劃方法(2方法)
投入產出分析方法
經濟計量方法
前沿經濟計劃方法(3方法)
系統動力學方法
灰色預測模型
人工神經網絡預測
28.規劃指標體系
目標性指標
總量指標
結構指標
評價指標
度量指標
國際目標指標
核算性指標
總量指標
結構指標
結構協調發展能力指標
評價國家國際競爭力指標
調控性指標
國家公共資金與資源動員運用指標
29.現階段中長期規劃的任務與方法
作好經濟預測-預測
合理確定各項指標-確定調控標準
規劃重大經濟結構和合理確定產業政策-產業與結構
規劃生產力布局、國土整治和重點建設-空間布局
提出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政策-提出目標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