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跟單員考試基礎理論輔導進口貿易跟單的基本程序1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1-07
查看2012年跟單員考試基礎理論輔導進口貿易跟單的基本程序匯總
第一節 進口業務操作流程
一、進口貿易的分類(熟悉)
進口貿易按其性質、特點、方式等分類有多種劃分形式。如有:直接進口、間接進口、第三國轉口;一般貿易進口、加工貿易進口;貨物進口、設備進口、技術進口;一般關區進口、保稅區進口;需要許可證(自動登記)進口、不需要許可證(自動登記)進口;指定商品企業進口、非指定商品企業進口;國家調撥進口、易貨貿易進口和專項外匯進口;自營進口、代理進口等。
二、進口業務工作流程(考點)
進口貿易跟單流程主要環節有:進口業務的交易前準備、進口合同的簽訂、進口合同的履行、進口業務的后期管理等。
第二節 進口業務的交易前準備
開展進口業務的企業需具備對外貿易經營權,涉及國家指定商品進口的,需事先獲得政府有關部門的經營許可,如原油、成品油、化肥、煤炭、危險品、鐵礦砂、汽車等商品的進口許可。凡涉及國家指定商品經營的,需按規定辦理指定商品經營審批。沒有獲得批準的企業不能從事這類商品的進口。
一、選擇國外供應商(考點)
1.選擇供應商和供應地。
在商品的生產國或地區內尋找多個供應商,對多個供應商的綜合報價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和縮小供應商范圍。
2.資信調查及內容。資信調查的內容包括:客戶公司的成立年份、經營性質、注冊資金、股權結構、經營業績、經營商品、銀行信用、支付能力、員工人數、主要負責人、聯系人、聯系方式及是否有網站等。
3.資信調查的渠道。跟單員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國外供應商的資信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客戶自我介紹、網上搜尋查證、向中國駐當地商務處函電咨詢、通過中國銀行等機構進行資信調查等,以防止有些供應商資信不佳,利用劣質商品、甚至偽造單據,騙取貨款,使進口商受損。
4.緊急報告制度。在得知客戶發生經營異常或經營糾紛等情況后,跟單員應及時向進口業務經理及公司領導報告,暫停或放緩業務;對于有跡象表明客戶將申請破產倒閉的,應立即停止業務,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
二、進口商品(設備)業務調查(略)
三、資金備付調查(略)
四、申請進口許可證(略)
第三節 進口合同的商定
在我國進口貿易交易時,最常見的有兩種形式:一是通過具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代理進口;二是具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自營進口。
一、進口業務交易磋商的途徑(熟悉)
進口采購信息發布的途徑有:參加國內外交易會,出訪,邀請客戶來訪,利用媒體、網站廣告,寄送需求商品目錄、樣品和詢價清單等。進口業務交易磋商的途徑有:當面洽商、電話、網上可視電話、FAX、EMAIL等。
二、進口合同成立的形式
訂立進口合同的三種形式。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訂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的形式可以有三種:即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行為形式。但口頭形式、行為形式較難保證進口商的利益,我國進口企業一般不常用。
三、進口合同的要求(略)
四、進口合同的變更(略)
第四節 進口合同的履行(了解)
進口合同的履行主要涉及進口支付、安排運輸(FOB貿易術語)、進口貨物保險(FOB貿易術語)、進口檢驗、進口報關等方面。
一、進口支付
(一)、信用證
1、開證行的選擇
在選擇開證行時,一般要考慮選擇國外網點多、國際結算能力強、國際信譽度高、服務能力和水平較高、開證費用低的商業銀行。
2、手續費
開證手續費一般是開證金額的千分之1.5左右。但不同的銀行開證手續費等會有所區別,要注意選擇。如銀行考慮進口商的實力較小或進口業務金額較大,要求進口商提供開證第三方擔保,進口商需要按開證行要求提交統一格式的擔保書,并選擇進有一定實力的企業或國內進口客戶進行第三方擔保。
(二)、托收方式
承兌交單(D/A)與付款交單(D/P)
(三)、電匯方式
1、前T/T或部分前T/T,可隨附合同、購匯申請書、付匯核銷單、形式發票等,到銀行辦理對外支付手續;在貨到后,憑報關單、商業發票等到外管局辦理核銷。
2、后T/T(預付),可隨附報關單、對外訂貨合同、發票、提單、購匯申請書、付匯核銷單等,對外支付。
(四)必須考慮的因素
1、匯率風險
2、市場風險
3、其他風險:委托方倒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