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政法干警面試:商家霸王條款為何屢禁不止?
來源:陜西華圖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秋將至,月餅券開始大行其道,伴隨而來的是月餅券附帶的種種“霸王條款”,諸如“本公司擁有最終解釋權”“本券過期作廢”等。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消費者保護組織發現,商業購物、旅游、衣物清洗、預付卡消費等行業已成為“霸王條款”泛濫的服務業領域。
雖然消費者屢受損害,但商家總是擺出一副“我說了算,出了事你負責任”的態度。針對這種現象,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追蹤采訪。
不公交易行為,市場比比皆是
今年8月30日,中消協聯合全國副省級以上消費者協會,再次就蘋果維修條款問題指出,修改后的條款仍存兩方面問題:一是部分條款內容違反法律規定,二是一些規定不明,可能損害消費者權益。
所謂“霸王條款”,就是經營者單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義務、減免自身責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和店堂告示等,其中內容限制和損害了消費者權利。
在日常生活中,隱藏的“霸王條款”是很多的。上海市工商局、市消保委調查發現,僅在商業購物、旅游、衣物清洗、預付卡消費這四個行業,明顯的“霸王條款”就有20條之多。
上海市工商局合同監督管理處處長李通介紹,通常說的“霸王條款”一般以三種形式出現:一是經營者免除自身責任,二是加重消費者責任,三是排除消費者權利。
例如,“距婚宴開始日前6個月以上取消的,將收取本次活動預計總費用(食品、飲料酒水、場租等)的50%作為賠償金;距開始日1個月內取消的,收取100%。”在金威萬豪酒店的婚宴合同中,這樣的條款讓很多消費者不知所措。經過上海市消保委多次約談,金威萬豪酒店代表終于拿出整改報告書,表示認識到部分條例有欠合理、合規之處,將對婚宴合同進行自查。
又如,一些商家貼出告示稱,“貴重物品請妥善保管,遺失概不負責”,或者在合同后面加上“小尾巴”,夾雜一些不公平的“補充條款”,讓消費者承擔更多責任。
再如,預付卡金額“不予退還”,過了有效期“余額不退”,商品提貨券提示“本券限一次使用,不找零,不兌現”,“特價商品不退不換”等。
“商家精心設‘套’,利用供求關系不平衡等優勢把不公平消費條款強加給消費者,這就是‘霸王條款’的本質。”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余南平說,吃了虧還受窩囊氣,這種消費市場“毒瘤”必須治理。
常見顧客上當,鮮見奸商受罰
商家“一霸到底”,底氣何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