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法干警申論熱點:暴力逼人讓座 高尚還是卑劣
來源:人民論壇網發布時間:2012-09-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然而,“老、弱、病、殘、孕”只有老、孕和明顯的殘疾比較好判斷,弱和病則難以判斷。如24日 在杭州公交車上被扇了五個耳光的年輕小伙,就是腿部有殘疾,雖然從外表看不出來,但他坐在那里完全沒有問題。即使是身體健康的青年人,在感到不適的情況下,也有權利去坐,只要聲明自己不適,更可以理直氣壯地表示自己可以不讓座。在臺灣乘坐地鐵的時候,年輕人身體不適,可以向地鐵站申請愛心標簽,即可乘坐愛心專座,無需讓座,也沒人譴責。
道德首先是自律的,道德不該他律。每個人對于事情的看法觀點不同,對于一件事進行怎樣的道德評價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對于道德感不如自己的人,只能警惕,不能對其進行公審或使用暴力。現實中更為可悲的是,部分人”用孫子的標準要求自己,用圣人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別人做的稍有不好,就會揮舞著“道德的大棒”嚴厲呵斥,甚至大打出手。
打人者的邏輯在于,面對老弱病殘孕者,讓座是一種基本的素質和美德,在“口頭教育”沒能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動手”就成了必然的正義的選擇。看上去,暴力的目的是為了拯救道德,為了正義。然而熟不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只不過是將道德踩在腳下,為了拯救道德而采取的暴力是對道德的損害更大。你可以譴責對方,但不能使用暴力,以道德的名義施予暴力是在耍流氓。
讓不讓座,這是個人道德問題,只能靠引導,不能強迫。不讓座,就出手打人,這是強盜邏輯。德國思想家阿倫特在《論暴力》一書中寫道:“暴力的理性在于它對某個短期目標的合理追求,但暴力并不是這個目標之所以合理的理由。暴力也不會提升人們對這一目標的認同。”簡言之,暴力解決不了讓座問題,更不會提升人們對于“他人必須為你讓座”這一訴求的認同。
道德本該是提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暴力維護不了更解決不了道德的問題。離開了道德準則,使用用暴力解決,已經超出了道德的范疇,更是對道德的褻瀆與曲解。依靠強制和暴力來維護道德,只不過是將道德作為自己私欲的遮羞布,最終無益于道德維護。
沒人讓座,不會道德淪喪,只有先尊重不讓座的權利與自由,而后才有讓座的道德善意。那些揮舞著“道德的大棒”隨意呵斥他人、濫用暴力的人,只不過是將道德作為自己私欲的遮羞布。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