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地理資料--中國地理概況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9-0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地理輔導資料
中國地理概況
一、中國的疆域
(一)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二)疆域
1.領土四至點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南: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跨緯度近50度
南北相距5500千米
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處
西:新疆帕米爾高原跨經度60多度
相差5個時區,相距5000千米
2.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五帶位置: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北回歸線穿過臺、粵、桂、云四省區。
4.優越性: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差異,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條件。
(三)瀕臨的海洋
東臨四海一洋
北→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太平洋
領海:海岸基線至12海里的海域,領海領土的一部分--約300萬平方千米。
內海:渤海和瓊州海峽。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從鴨綠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侖河口(中越界河)。
島嶼:臺灣島、海地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6000多個。
海陸位置的優越性:東部深受季風影響,有利農業生產,沿海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陸上交通可同中亞、西亞和歐洲直接往來。
(四)陸界和鄰國
陸界:長2萬千米。
陸上鄰國(15個)
東:朝鮮
北:俄羅斯、蒙古
西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
南:緬甸、老撾、越南
隔海相望國家(6個)東:韓國、日本
東南:菲律賓
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我國鄰國記憶歌訣:
十五鄰國陸上環朝鮮俄國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尼錫不緬老南隔海六國要記全印尼馬文菲日韓
二、行政區劃
(一)三級行政區
劃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二)中國省級行政區歌訣
東北三省黑吉遼,最東最北緯度高;華北山西內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華東六省上海市,三江魯皖閩臺島;中南五省加一區,兩湖兩廣南到;
西南三省一區市,川云貴藏添重慶;西北三省加二區,陜甘寧青新疆好。
三、我國的人口分布
1.2008年我國總人口:13.07億。平均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東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線: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
3.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
城市發展政策: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城市,建設新型鄉鎮,大小城市有機結合,城鄉人口合理布局。
4.華僑(中國國籍或雙重國籍)與華人。
(1)僑鄉:廣東、福建。
(2)華僑:僑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不包括出國旅行訪問人員,政府派在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國家派往外國的公務人員和在國外學習的留學生。已經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是外國公民(亦稱中國血統外籍人),不是華僑。根據這一概念應這樣理解:長期僑居國外,一直保留中國國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華僑。
(3)華人:中國人的簡稱,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外國公民。根據這一概念應理解為華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長期僑居國外;二是必須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為華人。因此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一種是仍然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僑;另一種是已經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人。如加入了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就稱為美籍華人。那種"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都是華人"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把華僑與華人區別開來。
5.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四、我國的民族
1.分布: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區。
2.分布特點:小聚居,大雜居。
3.人口最多少數民族:壯族。400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8個。
4.少數民族節日:傣族--潑水節、孔雀舞;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摔跤。
政法干警文化綜合地理輔導資料
中國地理概況
一、中國的疆域
(一)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二)疆域
1.領土四至點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南: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跨緯度近50度
南北相距5500千米
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處
西:新疆帕米爾高原跨經度60多度
相差5個時區,相距5000千米
2.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五帶位置: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北回歸線穿過臺、粵、桂、云四省區。
4.優越性: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差異,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條件。
(三)瀕臨的海洋
東臨四海一洋
北→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太平洋
領海:海岸基線至12海里的海域,領海領土的一部分--約300萬平方千米。
內海:渤海和瓊州海峽。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從鴨綠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侖河口(中越界河)。
島嶼:臺灣島、海地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6000多個。
海陸位置的優越性:東部深受季風影響,有利農業生產,沿海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陸上交通可同中亞、西亞和歐洲直接往來。
(四)陸界和鄰國
陸界:長2萬千米。
陸上鄰國(15個)
東:朝鮮
北:俄羅斯、蒙古
西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
南:緬甸、老撾、越南
隔海相望國家(6個)東:韓國、日本
東南:菲律賓
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我國鄰國記憶歌訣:
十五鄰國陸上環朝鮮俄國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尼錫不緬老南隔海六國要記全印尼馬文菲日韓
二、行政區劃
(一)三級行政區
劃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二)中國省級行政區歌訣
東北三省黑吉遼,最東最北緯度高;華北山西內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華東六省上海市,三江魯皖閩臺島;中南五省加一區,兩湖兩廣南到;
西南三省一區市,川云貴藏添重慶;西北三省加二區,陜甘寧青新疆好。
三、我國的人口分布
1.2008年我國總人口:13.07億。平均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東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線: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
3.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
城市發展政策: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城市,建設新型鄉鎮,大小城市有機結合,城鄉人口合理布局。
4.華僑(中國國籍或雙重國籍)與華人。
(1)僑鄉:廣東、福建。
(2)華僑:僑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不包括出國旅行訪問人員,政府派在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國家派往外國的公務人員和在國外學習的留學生。已經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是外國公民(亦稱中國血統外籍人),不是華僑。根據這一概念應這樣理解:長期僑居國外,一直保留中國國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華僑。
(3)華人:中國人的簡稱,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外國公民。根據這一概念應理解為華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長期僑居國外;二是必須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才可稱為華人。因此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一種是仍然保留中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僑;另一種是已經加入了所在國國籍的中國人即華人。如加入了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就稱為美籍華人。那種"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都是華人"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把華僑與華人區別開來。
5.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四、我國的民族
1.分布: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區。
2.分布特點:小聚居,大雜居。
3.人口最多少數民族:壯族。400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8個。
4.少數民族節日:傣族--潑水節、孔雀舞;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摔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