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時政熱點:科技創新助推經濟轉型
來源:半月談發布時間:2012-09-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力求突破高端技術 掌握未來全球經濟制高點
在高端技術上,盡管目前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但憑借日漸雄厚的技術創新底子,近年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交會對接成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人類首次7000米級海底作業和科研任務,首座實驗快堆成功并網運行,“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研制成功,量子通信實用化取得新進展,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畝產突破900公斤……我國在若干重要和新興科技領域開始邁入世界前列。
當下,世界范圍內新興產業革命初現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顯現出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歷史一再證明,哪個國家能搶占新科技革命的制高點,哪個國家就能在發展中爭取到主動權。
西方發達國家為了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推動經濟復蘇增長,紛紛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我國現在也已認識到高端技術創新的緊迫性,在一些新興產業上開始與世界同步發展。
如電動汽車被視為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之一,為了能趕上汽車工業這一變革步伐,我國把新能源汽車列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內車企也對電動車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發。比亞迪汽車公司自2002年開始對電動車進行大規模研發投入,到目前為止公司在電動車上總投入已達到100億元。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動車的研發起步并不晚。
不過從整體來看,我國在技術創新的投入上還顯不足。以現代制造基礎雄厚的上海為例,該市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只有1.94%,與發達國家差距尚遠。為盡快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實現經濟轉型,我國現已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要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以上。
能否抓住當前新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事關國運興衰。可以預見,今后我國將會力求通過技術創新突破更多的高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