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政法干警面試熱點:技術工人將重迎春天嗎?
來源:陜西人事考試網發布時間:2012-09-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職業教育在發展,但因種種條件所限,一時難以填補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于是,技工荒出現了,而且一“荒”就是很多年。面臨日益升級的“中國制造”,呼喚大量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在中國快速推進工業化的今天,整個技術工人隊伍將重迎春天嗎?
待遇提高:幫員工孩子免費入托
為吸引更多的人才,企業在招聘會現場“拼”起了待遇,“五險一金”、“交通補貼+住房補貼”……有的企業稱“夫妻倆進廠帶孩子的,公司將負責安排免費入托”。某電器加工廠招聘負責人表示,除了能幫員工孩子“免費入托”,公司還能為員工提供免費吃住,“我們廠工作強度大,經常需要加班,給員工提供高待遇,讓他們免除后顧之憂。”很多年輕夫婦一起投簡歷就是因為“免費入托”,公司安排子女免費入托,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技術工人工資得到提升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特別指出,生產一線及技術工人崗位人員平均工資水平不增長的企業,經營者工資不得增長;各類企業在確定本企業工資增長時,應當著力提高工資水平偏低的生產一線及技術工人崗位人員工資水平。另外,為進一步激勵職工愛崗敬業和鉆研技術業務,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不少企業大力提高技術工人的起檔工資。
用人單位招聘條件不再“苛刻”
如今有不少招聘會上,大部分銷售、技術、服務類崗位取消了對性別的要求,如統計、財會、辦公室人員、服務人員等崗位注明“男女不限”。另外,用人單位對其他招聘條件也不再“苛刻”,比如許多銷售類崗位不再要求有促銷經驗或有本崗位經驗的人員,只要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對崗位有積極的意向,都有機會被錄用。據人才市場有關工作人員分析,單位招聘要求比以往放寬,主要原因是用人單位需要招兵買馬補充人力資源。
“新腦體倒掛”時代的原因及呈現
教育發展與經濟結構調整脫節
有一些重體力勞動者,像建筑工人、技術工人和一些特殊行業的工人,收入高于非體力勞動者,在國外也存在這種情況。無論是農民工還是大學畢業生,他們都屬于領工資的工薪階層,他們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結構性問題:勞動者的工資太低。這是今天中國社會的一個共同問題。
熊丙奇認為這幾年大學生的數量在增加,但教育質量沒有得到保證,很多是有大學生的身份,但沒有大學生的實質,大學教育在貶值。大學教育質量的下降,使得學生的競爭力不強。盧暉臨指出我們現在的產業結構還是“中國制造”,需要大量的普通勞動者。目前這個產業結構對于更高素質的人才需求還不是特別旺盛。這造成我們一些大學畢業生的勞動價值沒有很好地體現。從短期來看,我們培養的大學生和經濟結構之間也出現了不契合的情況。
知識精英的窘境
“知識精英”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任何時代都不能沒有知識精英,否則人類文明無法傳承。但是自古以來,命蹇和憂患雖不限于貧困,但貧困卻一直是一部分“知識精英”經受的最沉重的折磨。例如:悄然出現的“蟻族”,2006年北大教授“曬工資事件”……面對貧困,“知識精英”才發現自己只是在知識上“先富起來”,但并沒有在與之同步的物質上及精神上“先富起來”。討論“知識精英”的貧困,討論知識的貶值,只能是與其他階層相比較而言,即為什么一些擁有知識的人,卻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過得甚至沒有部分無知識、少知識的人好?或者是與自己的過去相比較,為什么在擁有較多知識后,生活卻沒發生太大變化?
“用工荒”蔓延國內各大城市
“用工荒”不再是東部沿海城市的特例,而是已逐漸蔓延到我國中西部。每到春節前后,東部沿海地區都會出現農民工市場缺工情況。原本作為勞動力主要輸出地的中西部地區開始大面積“召回”本地農民工使得東部沿海地區農民工的缺口激增。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展順利,我國有不少東部密集性企業在西部地區安家落戶,隨之而來的是對農民工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復蘇同樣加大了用工的需求,順著農民工需求的不斷加大,兩地的“搶人”動作越來越大。
高級技術工人稀缺
任何市場都有供需矛盾,勞動力市場也不例外。中國是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然而這一資源有它的短板,短在技能,短在素質。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對人力資源有旺盛需求,然而這種需求有選擇、有門檻,并非不求質量、照單全收。供需的錯位具體到工礦企業,突出表現為技術工人短缺,尤其是高級技工短缺。
大學生爭當技術工人
福山區重點企業大型公益招聘會在福山技工學校舉行,160余家企業為求職者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3000余人進場求職。與以往不同,求職者和招聘企業都有令人驚喜的改變。許多大學生不怕艱苦,爭當技術工人,一些企業為了攬才取消了性別限制。一位大學生所競聘崗位都是企業的技術工人,他認為剛畢業應該先下基層,掌握技術,再加上自己的理論優勢,以后發展會又好又快,F在想當技術工人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生愿意進生產車間當工人,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就業心態的改變。
技術工人的春天是否來臨?
工人地位的變遷,正蠶食著技術工人金字塔的基座。曾幾何時,工人老大哥是一個多么讓人羨慕的身份,可隨著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隨著企業打破“鐵飯碗”,隨著大量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隨著一線工人與機關工作人員的待遇差距越拉越大,工人身份的優越感日漸喪失。
任何行業的人才隊伍建設,都離不開科學系統的制度安排?陀^地講,盡管一些地方高級技工的待遇正在得到大幅提升,但技術工人工資福利的整體水平依然偏低。重視技術工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應做到技術工人的收入與他們的地位、作用相匹配,在職稱評定、考核獎勵等方面對藍領和白領實行一視同仁,從而讓一線技術工人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當技工同樣可以實現自身價值,“能讓衛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讓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
結語:外資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可以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可以移植,但一支有知識、能創新的高素質技術工人隊伍,應當依靠本土來培養。企業應根據產業發展的趨勢,源源不斷地培養技工后備力量,在競爭中占得先機,為企業贏得未來。在中國快速推進工業化的今天,愿整個技術工人隊伍重現往日的榮光!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