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針法概述

來源:醫學教育網 發布時間:2012-09-21

腕踝針法是在腕部或踝部特定部位針刺以治療全身疾病的一種方法。它是在經絡學說中皮部理論的啟示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正式推廣應用于臨床。由于它取穴單一,操作簡便,對機體損傷微小,具有安全而無針感的特點,加之對某些疾病確有效果,故頗為醫生和病人的歡迎。

【操作方法】

(1)選穴配方:橫隔線以上的病癥選腕部穴點,橫隔線以下的病癥選踝部穴點。如病癥跨上下兩分區,可同時取上、下穴區,如偏癱可取上5 和下4 組方。難以確定部位區域跨向的疾病,如失眠,可取左右兩側穴區。可按每穴的主治具體選配。

(2)針法:一般用30號1.5寸毫針。體位不限,針踝部穴區,以臥位為佳。常規消毒后,左手拇、食(示)指繃緊皮膚,右手拇指在下,食(示)、中指在上夾持針柄,針與皮膚成30度角,快速進人皮下。然后輕捻針柄,使針體貼著皮膚淺層行進,以針下有松軟感為宜。病人如有酸、麻、沉、脹、痛等感覺,說明進針過深,宜將針退出,使針尖在皮下,重新平刺人更表淺處。總之,不可出現得氣感。進針長度為1.4寸,進針方向以朝病端為原則,如病癥在指或趾,針尖朝下;如在頭面腰膝,針尖朝上。剛開始進針時,局部可稍感疼痛,待刺人后,應立即消失。進針完畢,放開持針手指,針應自然垂倒并貼近皮膚。腕踝針一般留針30分鐘,不做提插捻轉,隔日1次,急性病亦可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適應病癥】

目前已用于50余種病癥,它對疼痛性疾病如血管性頭痛、腰扭傷、牙痛、痛經等止痛效果明顯,對心律失常、面肌痙攣、面神經麻痹、哮喘、遺尿、癔癥、中風偏癱等也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項】

應注意的是,如穴區有較粗血管或進針疼痛明顯者,可適當移動進針點位置,移點時,應沿縱線方向移,而不能向兩旁移。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2021AV天堂国内精品久久久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аv电影在线观看 | 理论片第一页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