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政法干警熱點:網絡時代與“字母詞”的興起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9-1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最近,圍繞百名學者狀告《現代漢語詞典》收錄200多條如NBA、CPI、PM2.5等“字母詞”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的熱議和爭論。爭論雙方各執一詞,均可謂言之成理,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爭論的雙方僅限于“字母詞”對漢語純潔性規范性的影響、該不該讓“字母詞”在中國“落戶”這個層面,均忽略了這個事件的本質問題,即如何從更深層次上正確認識和對待日益流行并迅速“繁殖”的“字母詞”問題。
其實,“字母詞”的出現不是一種孤立的文字現象,不能就事論事,僅限于對漢語文字的純潔性規范性的影響這個層面,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網絡時代”這個大背景下來認識分析。它同“網話”、“網絡文學”一起,是當前網絡時代中國文化出現的三種值得關注的社會文化現象。它的存在已經是客觀事實,你給它戶口本也好,不給戶口本也罷,它已經在中國生活并讓人們離不開它了。百名專家學者所反對的,表面看是《現代漢語詞典》的修改編撰原則,其實他們不過是借此說事,不能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嘩眾取寵,也不能認為他們是想借助“公權”來壓“詞典”的編者。他們的真實用意不過是想把動靜搞得大一點,以表達他們以強烈憂國憂民的感情,對最近幾年出現的這種社會文化現象強烈的不滿和反對,以期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共同加以抵制甚至“消滅”。其精神用意雖然可以理解,但是,在本質上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逆潮流而動的思維。
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網絡正在全面影響和改變人類經濟、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首先使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人們交流更方便、快捷、頻繁和緊密,相互影響更大。人們為了適應快捷和緊密的交流,自覺不自覺地在改變自己的語言文字習慣,在創造一些新詞匯的同時,也不斷直接使用外國更富于表現力的新詞匯,于是就有了“字母詞”。“字母詞”和“網話”是“雙胞胎”。“網話”帶有“草根性”,而“字母詞”則明顯印有“精英文化”的痕跡。從表面看,它是改革開放時代的產物,但從深層次上看,都是網絡時代影響人們文化和生活的具體表現。
網絡時代的到來,使中華民族文化和漢語正面臨一次有史以來的巨大變革。這種影響勢不可擋,這是歷史的大趨勢和大潮流。你歡迎也好,反對也罷,“字母詞”總是不顧你的好惡而不斷隨著網絡時代興起、變化而流行和“繁殖”。我們必須也應該從這個大視角來看當前“字母詞”的興起、流行和“繁殖”的問題。也只有站在這樣的視角看“字母詞”,人們才能取得“共識”。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字母詞”正是順應這個歷史潮流的。不管別人怎么說,“詞典”編者自己有這個清醒的認識。
以象形、聲形和方塊為特點而著稱的中國漢語文字,有種自然之美,在世界語言文字中獨樹一幟,F在突然被“外來文字”入侵,的確使有些人難以接受。但是,世界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漢語文字亦是如此。在有文字以來的三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史中,中華文化和漢語,從甲骨文開始,經過了多次的重大變革和演變。大篆、小篆、魏碑、草書、行書都是漢語文字的一些變革的標志性階段,這些字體借助于中國人發明的毛筆,曾經“各領風騷”數百年,為人們的交流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現在他們也只能借助毛筆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我們要看到,和以往歷次的變革相比,這次的變化將是有史以來時間最長、變化最大的一次。網絡時代剛剛開始,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剛剛顯現,還沒有被人們普遍認識和接受。“網絡時代”對中國文化和漢語文字的巨大影響也還沒有十分顯現,也還沒有被人們普遍認識和接受。這次所謂“漢語純潔性”問題事件恐怕僅僅是個微不足道的開始,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僅看到當前對所謂“漢語純潔性”這點小小的影響,更要看到以后對所謂“漢語純潔性”更加巨大的影響。對此,我們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既要順應這個變化,迎接這個變化,在這個變化面前做個促進派,不作“九斤老太”;又要高屋建瓴、深謀遠慮,有足夠的應對措施。
當今網絡時代對“漢語規范”的影響,僅僅是對中華文化影響的一小部分。有的學者認為,拒絕“字母詞”,保持“漢語的純潔性”是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怎樣能夠實現偉大復興的原則問題”。這其實是把問題弄顛倒了。我們應對這種挑戰,保持我們民族文化和漢語的純潔性規范性,唯一的辦法就是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成為世界先進的國家和民族,讓更多的國家和民族受我們中華民族先進優秀文化的良好影響和熏陶。如果總是落后則一切無從談起。這才是保持“漢語純潔性”的根本出路。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