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跟單員《基礎理論》考點總結(27)
來源:中華考試網發布時間:2012-08-21
選擇貿易術語應考慮的因素
國際貿易中可供選用的貿易術語有多種,據統計,各國使用貿易術語頻率較高的主要有FOB、CIF和CFR等術語。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運輸方式的變化,FCA、CPT和CIP術語的使用也日益增多。在選擇貿易術語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考慮所使用的運輸方式《2000年通則》對每種貿易術語所適用的運輸方式都作出了規定,例如:FOB、CFR和CIF術語只適用海洋運輸和內河運輸,而不適用于空運、鐵路和公路運輸。如買賣雙方擬使用空運、鐵路和公路運輸,則應選用FCA、CPT和CIP術語。在我國,隨著使用集裝箱運輸和多式聯運方式的不斷擴大和發展,為適應這種發展趨勢,可以適當擴大使用FCA、CPT和CIP術語。
2.考慮運費、保險費的因素各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各不相同,運費、保險費是構成價格的一部分,因此,在選用貿易術語時,應考慮運費、保險費的因素。一般來說,在出口貿易中,我方應爭取選用CIF和CFR術語。在進口貿易中,應爭取選用FOB術語。對FCA、CPT和CIP術語的選用也應按上述原則掌握。這樣有利于節省運費和保險費的外匯支出,并有利于促進我國對外運輸事業和保險事業的發展。另外,在選用貿易術語時,還應注意運費變動的趨勢。當運費看漲時,為了避免承擔運費上漲的風險,出口時應選用FOB術語,進口時應選用CIF或CFR術語。如因某種原因,采用由我方安排運輸的貿易術語時,則應對貨價進行調整,將運費上漲的風險考慮到貨價中去。
3.考慮貨物的特點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貨物的品種繁多,不同類別的貨物具有不同的特點,對運輸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運費開支的大小也有差異。有些貨物價值較低,但運費占貨價的比重較大,對這類貨物,出口應選用FOB術語,進口選用CIF或CFR術語。此外,成交量的大小,也涉及運輸安排的難易和經濟核算的問題,因此,也要考慮貿易術語的選用。
4.考慮國外港口裝卸條件和港口習慣各國港口的裝卸條件不同,收費標準各異,港口的裝卸作業習慣也有差別。對于裝卸條件較差、裝卸費用較高和習慣上須由買方承擔裝船費、賣方承擔卸貨費的港口,我進口時應采用FOB Stowed或FOB Trimmedd或FOBST貿易術語,出口時采用CIF Ex ship‘s hold或CFR Ex ship’s hold貿易術語。
5.按實際需要,靈活掌握選用貿易術語時,也要根據實際需要,做到靈活掌握。例如,有些國家為了支持本國保險事業的發展,規定在進口時,須由本國辦理保險,我方為表示與其合作的意向,出口也可采用FOB或CFR術語。又如,我在出口大宗商品時,國外買方為了爭取到運費和保險費的優惠,要求自行辦理租船訂艙和保險,為了發展雙方貿易,也可采用FOB術語。在進口貿易中,如進口貨物的數量不大,也可采用CIF貿易術語。總之,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可以采用更加靈活的貿易做法。除上述所提到的經常使用的貿易術語外,也可視不同的交易情況,適當選擇其他貿易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