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藝術概論第二章:藝術的起源(1)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8-16
第二章 藝術的起源
一、本章的內容概要
藝術起源的五種學說:
( 1 )藝術起源于“模仿”。這是最古老的一種說法。主要代表人是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他們認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藝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種樣式和種類的藝術。中國古代認為音樂也是由模仿現實生活中的自然音響而來。魯迅認為,“畫在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遺跡,許多藝術史家說,這正是‘為藝術而藝術’,原始人畫著玩玩的。但這解釋未免過于‘摩登’,因為原始人沒有19世紀的文藝家那么有閑,他的畫一只牛,是有緣故的,為是關于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 2 )藝術起源于“游戲”。這種學說的代表人是 18 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 19 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稱為“席勒一斯賓塞理論”。這種說法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為一種自由的“游戲”。
需要注意的是,藝術起源于“游戲”的說法,僅僅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仍然未能揭示出藝術產生的最終原因。尤其是這種說法把“游戲”看作人和動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錯誤的論斷,因為藝術活動與審美活動僅僅屬于人類社會所專有。事實上,動物的“游戲”可以歸結為過剩精力的發泄,而人的“游戲”則是為了精神需要的滿足,二者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別。人的“游戲”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質生活活動為基礎,并且具有了超越動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會內容,成為一種具有符號性的文化活動。正是由于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人和動物界真正區分開來。而藝術起源于“游戲”的說法脫離了人類的社會實踐,所以仍然不能揭開藝術誕生的真正奧秘。
( 3 )藝術起源于“表現”。19世紀后期以來,藝術起源于“表現”的說法,在西方文藝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流行于現代西方各種美學思潮。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強調藝術應當“表現自我”,顯示出這種說法的巨大影響力。
系統地以理論方式提出這種說法的應當首推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其美學思想核心是“直覺即表現”說。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對克羅齊的表現說作了進一步的詳盡發揮,認為藝術不是再現和模仿,更不是單純的游戲,只有表現情感的藝術才是所謂“真正的藝術”,藝術就是藝術家的主觀想象和情感的表現。而把藝術的起源歸結為“表現”,脫離開人類的社會實踐,脫離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的實際情況,仍然是把現象當作本質,把結果當作原因,同樣不能科學地闡明藝術的起源問題。
( 4 )藝術起源于“巫術”。此種學說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最早提出藝術起源于“巫術”的理論主張。他認為,原始人思維的方式同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對原始人來說,周圍的世界異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維的最主要特點是萬物有靈。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在原始人看來都是有靈的,并且都可以與人交感。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弗雷澤認為原始部落的一切風俗、儀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術,人類最早是想用巫術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顯然是辦不到的,于是,人類又創立了宗教來求得神的恩惠。當宗教在現實中也被證明是無效時,人類才逐漸創立了各門科學,以此來揭示自然界的奧秘。
我們認為,藝術的產生最初確實是與巫術有密切聯系的,但藝術起源于“巫術”的理論又并不準確,因為原始時代的巫術活動是直接和當時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原始的藝術活動雖然具有明顯的巫術動機或巫術目的,但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人類的實踐活動,尤其是物質生產活動。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和人類早期認識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們無法把握自身,更無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術,使得巫術與原始社會的日常生活與生產勞動都有了密切的聯系。因此,無論是藝術的起源,乃至于巫術的起源,最終還是應當歸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
業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