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精講22

來源: 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7-09

第二節公共部門經濟學基礎<大綱要求>

一、政府干預的邏輯依據

(一)由于市場失靈導致的效率損失

市場失靈,是指那些只靠市場機制達不到資源最優配置的情況。導致市場無法取得最優效率的領域主要有三種:

l公共產品(如國防);

l外部性(如污染);

l不完全競爭(如壟斷)。

(二)公平問題

市場經濟并不必然帶來公平的收入分配。

經濟學所能回答的是不同收人再分配方案的成本與收益(有效性)問題。

二、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競爭

(一)公共物品

1.排他性與競爭性

l排他性,只有對商品支付過價格的人才可以享受,可排除他人分享;

l非排他性,指不可能排除拒絕支付費用的人共享。

l競爭性,如果某人已經消費了某種商品,則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費這種商品;

l非競爭性,某個人消費物品的同時,并不排斥和妨礙其他人對其的享用。

2.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資源

根據排他性和競爭性可以將物品分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資源。

(1)私人物品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競爭性的物品。

(2)公共物品是既沒有排他性又沒有競爭性的物品。

(3)共有資源是有競爭性但無排他性的物品。

3.公共物品的特點

(1)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從而私人部門不愿生產或無法生產;

(2)由于靠私人部門提供公共物品,通常會產生供給不足,從而必須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介入以鼓勵公共物品的生產。

4.混合物品

純粹的公共物品是少而又少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都只是程度問題。同時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產品被稱為“混合物品”。

5,共有資源

共有資源是有競爭性但無排他性的物品。一個人消費公共物品時就減少了其他人的使用,但消費者往往并不考慮對他人的負面影響,因此共有資源通常會被過度使用。

(二)外部性

外部性(或溢出效應)是指企業或個人在市場交易之外,強加給其他人的成本或利益。

正的外部性是指帶給他人的利益;負的外部性是指強加給別人的成本。

需要政府的干預來控制住負外部性,包括空氣和水的污染,藥物、食品不安全問題等。

(三)不完全競爭

當買者或賣者能夠左右一種商品的價格時,就出現了不完全競爭。極端的情況是壟斷,即一家賣者漫天要價以獲取暴利。此時,市場機制將失靈。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青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 中文乱码在线播放亚洲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