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強化練習2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6-22
1.以下描述的是限制開發區的特點的是( )。
A.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
B.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
C.資源承載能力減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并關系到全國或較大區域范圍生態安全的區域
D.貪污設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區
答案:C
2.重點開發區的發展方向是( )。
A.逐步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
B.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
C.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D.生態休閑區
答案:A
3.以下描述的是重點開發區在“十一五”期間的主要工作的是( )。
A.要改變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
B.要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其他一些區域的產業轉移和人口轉移
C.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
D.要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和相關規劃實行強制性保護,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
答案:B
4.對不同的生態功能區實行的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側重點各有不同,對于優化開發區的評價與考核說法正確的是( )。
A.主要評價生態環境保護
B.突出生態環境保護等的評價,弱化經濟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的評價
C.綜合評價經濟增長、質量效益、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等
D.強化經濟結構、資源消耗、自主創新等的評價,弱化經濟增長的評價
答案:D
5.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首先要對( )進行客觀分析評價。
A.國土空間
B.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C.現有開發密度
D.發展潛力
答案:A
6.到2010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目標為24.46噸標準煤,年均增長( )。
A.3%
B.3.5%
C.4%
D.4.5%
答案:B
7.“十一五”時期我國能源建設總體安排依據的原則是( )。
A.優化結構,區域協調,提高效率,保護環境
B.優化結構,區域協調,產銷平衡,留有余地
C.優化結構,區域合作,提高效率,保護環境
D.優化結構,區域合作,產銷平衡,留有余地
答案:B
8.“十一五”期間,我國要加快開發( )大型優質動力煤碳基地。
A.神東、陜北、黃隴(含華亭)、晉北、晉東、寧東
B.神東、陜北、黃隴(含華亭)、晉北、晉東、河南
C.蒙東、陜北、黃隴(含華亭)、魯西、魯中、兩準
D.魯西、魯中、黃隴(含華亭)、晉北、晉東、蒙東
答案:A
9.我國加快油氣基地建設的原則是( )。
A.挖潛中部、發展西部、加快北部、開拓南方
B.挖潛中部、發展西部、加快南方、開拓海域
C.挖潛東部、發展西部、加快海域、開拓南方
D.挖潛西部、發展中部、加快北部、開拓海域
答案:C
10.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提出,2010年主要耗能設備效率達到( )。
A.本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
B.20世紀90年到中期國際先進水平
C.國家先進水平
D.上世紀末國際先進水平
答案:B